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林玉的侄子志远考上了大学,丈夫早许下的要请孩子们吃个饭,吃饭同时叫了一起相熟的另一家,这家的孩子详宇正好是侄子的同班同学。因为相互熟悉,现场气氛活跃。
饭桌上男人们畅聊喝酒,女人们只要聊起孩子就停不下来,儿子与详宇因为大人的关系是多年的朋友,他们聊得欢,反而志远有点被冷落,不时拿起手机玩,叫他说话也心不在焉。
因为聚会难得,丈夫和弟弟林力他们喝了不少酒,却还喊着高兴。
送走了详宇他们一家,丈夫提出一家三口到弟弟家坐一会儿,实际上是去送红包。于是各自上车离开饭店。
到家时弟弟家的门开着,是弟弟回来得快先开门等着,弟弟正在呕吐,房间是飘着酒后污物难闻的气味,有声音从侄子房间传出来,儿子去看了看,悄悄说弟弟在玩游戏,好容易放松有时间玩,别叫他了,自己打游戏时最不愿被打扰。
然而自从林玉与丈夫踏入弟弟的家门,直至他们离开一个多小时,侄子就没有从房间出来。
“父亲正难受着,自己却在房间玩儿游戏,居然连父亲也不管?这么不懂事!”林玉心里嘀咕着。
弟媳还没有回来,这爷俩先上来开门的,弟媳应该停车去了,小区里停车位紧张,有时跑挺远。
知道姑姑一家要来还玩儿游戏,这是故意的吗?弟弟也不说他?林玉觉察到自己轻微的愤怒,有怨气,立即对自己喊“停”,嘘了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一下。
不能这么轻易下结论,只是看到了生活的一个片断,延伸开又会有怎样的原因?她已经练就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许多现实并不是看到的模样。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生存的逻辑,自己又了解多少?
她默默对侄子也对自己说着:“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一切都是自己的心造就的世界,为什么让自己看见?
回头想想,自己与弟弟走动不多,侄子也是小时候见得多些,平时各自都忙,转眼之间孩子们这么大了。不知道怎样的经历让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孩子成长成这样?小时候的侄儿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她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个孩子也都是家长的镜子,她不禁隐隐心疼起侄子来。
弟弟吐完走出卫生间,脸色苍白无光,顾不上自己哪有精力管儿子。
“酒量不行不好意思,但我还清醒,还清醒。”弟弟林立闭着眼睛坐着,身体倚靠在沙发背上,看得出很难受。
弟媳停好车走进门,“没泡水呀。”就忙去烧水了。
“这是我们的红包,总之祝贺孩子考上了大学。”林玉看弟媳走出来,就拿出厚厚的红包递给她。
“不收了,不办升学宴了。”弟媳推脱着没有接。
“这怎么行,算是姑姑的一点心意,请不请客是你们的事儿。”林玉把红包放在弟弟手边的沙发上。
“就是,姑姑给的怎能不要?谢谢姐姐姐夫。”弟弟怕自己再客气推脱姐姐就生气拿回去了,自己人不是客套的时候,再客套就显得虚伪了。
弟媳拿出茶壶泡上水,又给丈夫倒了杯白开水,就开始抱怨起来。“看看,就知道玩儿游戏,也不出来说说话,这当爹的也不管管。你呀,不能喝就少喝,看这醉的。”
“今天不是高兴吗…”
林玉和丈夫面面相觑,林玉看到弟弟正难受地皱眉头,弟媳却仿佛什么也没有看到,话语倒是有几分理。
但是管孩子要在平时啊,这样的家庭氛围,或者这是他们的相处模式,也是家庭模式,林玉同情起侄子来。
她又对自己升起的情绪喊“停”,不要用自己的眼光下结论,也许只是冰山一角,谁家的生活没有一地鸡毛的时候呢。
02
林玉还零散记得侄子志远小时候,圆圆的铜铃似的眼晴,明亮而干净,小巧的嘴,好听的声音,那时候母亲和父亲看着他,母亲教他读诗,他记得很快,带他出来玩,在街上他也不怕生,分得清哪个叫叔叔,哪个叫爷爷,哪个叫阿姨,哪个叫奶奶,小嘴甜甜的,人见人喜欢。
那时候父母还与弟弟林力一家一起住,弟弟弟媳每天去上班,爸妈在家看侄子做饭。生活看上去正常而幸福。
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呢?是侄子上幼儿园?弟媳单位破产下岗在家?也许是天天在一起的生活,远香近臭,公婆与儿媳妇难免有矛盾。弟媳不愿去上班了,她接送孩子,于是父母便找了个看家的活搬了出来。
林玉也曾想着为父母找找公道,但弟弟并不领情,他说姐姐并不了解真实情况。林玉也只能远离,自从父母搬出来她倒多了见父母的机会。
有时候赶到周末弟弟也带儿子去看爷爷奶奶会碰到一起,林玉看出来父母虽然什么也不说,却像过节一样高兴,她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父母对孙子的疼爱不是假的,她便想着买些孩子喜欢的东西拿去,就当是爷爷奶奶买的。
那时的侄子,天真、活泼、可爱,无拘无束地玩着,父母眼睛里充满了星星。
后来为了孩子上学弟弟搬了家,离林玉好远,父母因为看家的地方拆迁不得不又搬去和弟弟同住,房子三室两厅,足够大。弟媳因在家呆不住零星找着工作做。接送侄子上下学便成了父母每天的任务。许多家庭都是这样的啊,好像没有什么不妥。
林玉觉得毕竟是一家人,时间长了就了解了,各自相让一步就好了,她总觉得时间是最好的解药。
林玉那些年要照顾孩子学习还要上班,繁忙的生活一地鸡毛,哪顾上常去看父母,只是赶到过节或有些小空去见一面,也说不了多少话,有时话不投机就大家各说些场面话。只是觉得父母越来越老,只盼着孩子快长大,自己有空陪伴他们。
不多的见面发现侄子越来越内向,对自己这个姑姑也不亲。侄子上初中时父亲闹着搬出了弟弟七楼的家,说母亲的腿不好,爬楼不方便,弟弟便在邻近的小区一楼租了房子,方便自己常去照看着。
儿子上高中后上晚自习,林玉也算有些空闲了,去看父母的时候多了。有时父母生病她便跑前跑后照顾。时间长了,母亲便觉得还是女儿亲,便讲些知心体己话。
林玉断断续续了解到,弟媳好唠叨,总是嫌这嫌那,对弟弟每月给父母养老钱有意见,总是闹腾,现在孩子长大了,用不着老人了,便更加猖狂,借口孩子学习需要有单独的房间,话里话外嫌弃父母。人老了生活习惯自是与年轻人不同,在一起也越来越不方便,最主要是林力的态度,总是和稀泥,让父母多忍让些,倔强的父亲怎能吃得了气,更是对自己养大的儿子失望。
于是父母与弟弟商量反正自己能做饭吃,可以照顾自己,不如搬出来单独住素静,也过几年安稳日子,开始弟弟并不同意,最后见父亲一直坚持就不得不同意了。
母亲与林玉说起这些年的生活,并不舒心,弟弟弟媳打打闹闹,弟媳不体谅弟弟工作劳累,回家也不得好好休息,为了孩子弟弟一直容忍着。父母只能干生气也做不了什么。弟媳这些年没有好好找工作,总是挑三拣四。每次说到孙子母亲总是惋惜心疼,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变得孤僻,上学也没有好朋友,总是独来独往,上了初中弟弟才感觉到压力,开始靠上,但孩子并不太领情,有些逆反。
原来房子再大也容不下分离的心,面对不想改变的人时间并不是解药。
林玉也只能安慰父母,既然搬出来了,眼不见为净,过好自己的生活,让弟弟安心自己的家庭,其实心中早已经升起了对弟弟的怨。侄子没办法遇到这样的家庭,以后要过什么生活还靠他自己去觉悟。林玉一想到父母说起志远上小学接他时,远远看到他一个人拉着不锈钢杯子孤独地走出来,就泪流满面!
仿佛看到那个孤单的小孩就是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无依无靠,不知飘向何方,刚开始结婚多年也还时常感觉到是孤独的,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心才慢慢温暖起来。她非常同情侄子,侄子是个敏感的小孩,即使父母在身边,没有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哪有温暖和安全感?!
但是林玉对弟弟也不能多说什么了,因为他说过总不能让他离婚吧,孩子这么大了,将就着过吧,谁家是一直风平浪静呢。于是林玉也不再去要求弟弟改变,有事情、过节了等,就在父母的租房里聚一下,两室两厅的房子,温馨而舒适。
林玉与父母交流多起来,父母也获得了不少欣慰。偶尔见到弟弟带侄子去看爷爷奶奶,本质上弟弟还是孝顺的,林玉也就不去插手他的生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租房里父母过了几次生日,过了几年幸福的晚年生活,林玉和弟弟常去陪伴,却也挡不住岁月流逝,人身渐老,父母最后相继安静地离开。他们走的时候也许还有遗憾,终究没能看到孙儿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不在生命只剩归途;父母在还有家可去,父母不在亲姐弟也只是亲戚。林玉与弟弟相见更少了,但是儿子考上大学时,做舅舅的包了千元红包,林玉记下了。侄子高考前丈夫见到弟弟时,许诺考试完儿子回来后请孩子们一起吃饭,虽然林玉心里一直是淡淡的。
高考报志愿时,因为林玉有为儿子报志愿的经验,弟弟与她联系得较多,打了几通电话,最后敲定了志愿表,当弟弟说出谢谢姐姐时,林玉心里仿佛炸开了一朵花,仿佛久违的期盼,她感觉身体的某处又要活了,人年龄越大越容易回望过去,忘记了一些,模糊了一些,但总有些联系割舍不断。
03
高考放榜的日子,弟弟林力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姐姐林玉,虽然不算太理想,总算是考上了一本。林玉长长舒了口气。
林玉让弟弟把自己的微信推给侄子志远,告诉他有空可以和姑姑聊天。
侄子只是加了微信并没有聊天,在他眼里,姑姑还是有些陌生的,平时上学接触少,也许只是他妈妈口中的姑姑,虽然是大学生也没有多大出息。这是母亲曾告诉自己的,是呀自己也没多大出息,既没权也没势,只是嫁得好,丈夫工作好有钱,孩子也算出息。
林玉不愿与她计较,早就过了在乎别人评价的年纪,每个人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不错了,哪有闲心管别人,主要是也管不了。
林玉也曾尝试与弟媳聊天,关于养育孩子,关于家庭关系,却总是招来弟媳的顾左右而言他,便不再尝试。
林玉有了侄子志远的微信,便发了几条信息:“志远,姑姑虽然与你接触不多,但知道你是一个有灵气的孩子。你从小聪明懂事,一定明白人生是自己的,许多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现在考上了大学,就是大人了,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志远,你一定明白,每个人都不是完人,包括父母也有优缺点,也不一定是你期待的样子,好好做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专注做一件事,独立、自信,具备培养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不是完美的,成长还需要自己努力,你是聪明人,不要局限于父母的认知。学习、读书是捷径,可以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侄子没有回林玉的微信,林玉相信手机的另一端志远一定看到了,回不回在他自己的领悟,怎么做也是他自己的事,自己表出了自己的观点就够了,毕竟每个人的理解都有不同,他知道姑姑关心他就好。
过了几天,林玉接到林力下周末要办升学宴的通知,林玉和弟弟说这几天抽空先去父母坟上烧个纸吧,把志远考上大学的消息告诉他们,林力同意了。
04
林玉、林力、志远他们三人来到墓地。摆好供品,点上香,林玉的眼泪便哗哗流下,边扫着土,边絮絮叨叨和父母说着话,心里堵着的一些话语便慢慢流了出来。
林玉:爸妈,我们来看你们了,放心我们,林力、志远也挺好,你们在那边也好好的,别什么也舍不得用。
林力找来木棍在坟前画了个圈,点上纸,只见红色的火舌慢慢伸向黄纸,一会儿便将其包围起来,袅袅的轻烟便裹挟着纸灰缓缓飞扬起来,飘向遥远的天空。
林力:爸,妈,我们来看你们了。你们从小看大的孙子考上大学了,你们放心吧。我知道你们受过不少的苦,都是为了孩子更好。
他本来不善言辞,更是呜咽着说不出话。
林玉边抽泣着边说:林力啊,爸妈那么多年把希望放在你身上,为了你他们忍气吞声,妈妈流过多少泪啊,他们自己住时省吃俭用,为了多给你留点钱……不过都过去了,也许爸妈从没有计较过,他只希望我们都好好的。
志远,爷爷奶奶最疼你了,他们希望你快乐长大,每个人的生存家庭自己选择不了,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他们只想你好好地成长起来。他们常和我说起你小时候的懂事,活泼可爱,爷爷上小学时每天接送你是他最快乐的事,奶奶还记得你喜欢吃她煮的排骨……
志远跪在了地上:爷爷奶奶,我想你们了!只有和你们在一起才是自由的,你们总是依着我,偷偷给我买饼吃……
林玉对着林力说:爸妈最大的遗憾是最后的时间没有和儿子一起住,好像被赶出了家。
林玉抹着眼泪终于说出了压在心底的话,感觉心里轻松多了。
不过他们最后也释怀了,因为出来住的时光是幸福的,因为你没有冷落他们,你常带志远去看他们,咱俩也常去陪他们,反而比住在一起时舒服。
林力跪了下去,对着父母磕头:爸妈我都明白,我都明白……我能做的都尽力去做了,只要你们能原谅我的一些疏忽,我就知足了……
小风轻轻吹来,太阳也躲到了云的后面,红色的火苗不停地吞噬着一张张黄纸,变成灰烬,香炉中的香己燃了大半,灰白的烟缓缓升起。墓碑无声无息,他们一定听见了,安心了。
林玉:我还记得咱们小时候的一些事情,你总跟在我后面玩儿。后来我出去上学后回家少,爸妈说你小时调皮,他们费心费力让你上学,最终才考上中专,好在有了自己的工作,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卖了家乡的房子给你买了房子,养儿防老的观念一直在。特别是自从有了志远,爸妈感觉有后了,做什么也觉得有希望。只是长大后的咱俩都有了自己的生活,相互交流少。爸妈希望有事儿的时候咱们能相互帮助,以后孩子们都出去上学了,我们也都有些空了,可以找姐姐我聊聊天,别把一些问题憋在心里。
林力听了姐姐的话,又呜呜哭起来,好像有天大的委屈压在身上,林玉又何尝不理解他,许多事情他也左右不了。
志远:爷爷奶奶,我上了大学就长大了,一定可以管好我自己,你们放心吧。我知道爸爸为我做的许多事,但是有时心里别扭,以后不会了……
林玉慢慢想起她从父母的讲述中,间接参与了志远的长大过程,感觉与真实的志远还是有距离的,但这又有什么呢,血缘关系在这里呢,他们三个是世界血缘上最近的人了。
通过这次活动,林玉心里暖暖的,她觉得弟弟和自己的心近了些,小时候的弟弟又回来了,对志远她又多了份了解。她希望弟弟一家能够幸福。
05
转眼之间临近了升学宴,林力向姐夫请教了许多问题,拿什么烟酒呀,座位怎么安排等等,姐夫一一给他详细讲解。
“林力改变不小啊,以前有事儿他不问我的。”丈夫笑着和林玉说。
“孩子长大了,以后事儿多着呢,你有经验多指点指点他。”林玉看向丈夫。
“必须的,你就这一个弟弟,和我的弟弟一样,以前就一直挺照顾他的,爸妈生前也叮嘱过,只是之前他有些见外。”
“是我以前对他有些意见,有点恨铁不成钢,怪他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对父母有亏欠。现在慢慢想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也改变不了谁,谁也代替不了谁。他是男人,活得挺辛苦。”林玉又潮湿了双眼。
升学宴这一天,亲朋好友共四桌,林力忙前忙后招呼客人,林玉看到弟媳也忙着冲水倒茶,孩子考上了大学,当父母的累也高兴。
开始喝酒前,林力端起酒杯先说话:“今天很感谢大家来参加孩子的升学宴,先一杯敬祖先,感谢父母在天保佑。孩子比我们强了。”大家纷纷端起酒杯向地面点几滴,林玉分明看到了弟弟眼中的闪亮。
大家推杯换盏,各自交流着,林力与媳妇端着酒到各桌去敬酒,志远拿着酒瓶像模像样地跟在后面,男孩子长大也许就在一瞬间吧。
林玉看着林力,头发稀疏了,甚至鬓角闪出了白发,脸上也不再白净,终究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他已经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弟弟,他也是一家之主,他是丈夫,是父亲,是男子汉。
虽然自己曾经一再否定他的一些行为,毕竟他要自己过生活,要自己走自己选择的道路,虽然不能圆满,那也是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记得父亲在时,对弟弟是依赖的,因为他觉得儿子是自己的,要听自己的,但他嘴上从不会说自己老了要依靠儿子,行为上却反而会时时难为他,对他的行为挑毛病,当时母亲在背后做弟弟的工作,而弟弟也有与父亲同样倔强的性格,按自己的方式做着,导致一度关系紧张。
林玉当时没有站在弟弟角度看问题,总是批评他,以父母老了为由道德绑架他,后来想想多么不应该!父母对弟弟除了买房子助力、看孙子长大之外,在家庭教育上并没有太多的指导,弟弟也是在生活中艰难地跋涉着,没有父母的帮助,没有贤惠妻子的协助,只能自己寻找着一条属于自己家庭的路,虽然孩子没有特别优秀,但终究也没有辱没家门。
父母最后的两年,弟弟也勇敢担起了自己做为儿子的责任,尽心尽力照顾他们,最后送走了他们,在父母与小家庭之间辛苦奔波。
林玉有时感觉弟弟林力活得太沉重了,生活应该是轻松的,但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也许是自己对他要求太高了,是的,需要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心里太多的愿望。
“姐,我找到工作了,下个月开始在社区做,离家近。”这一天林玉意外接到了弟媳的电话。
“好呀,正好下月志远也去上学了,比在家闲着好。”……
“姐,你身体好些了吗?星期天有空你和姐夫叫着外甥来家吃饭吧,尝尝我的手艺!”感冒好了几天后林玉接到弟弟林力的电话。
“好呀,孩子们上学前再见一面,就各自去忙了。”
林玉为弟弟高兴,也为弟媳高兴,看得出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也在慢慢改变,每个人只要愿意去接触,也就会慢慢成长起来吧,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关系也是交流出来的,毕竟能够有关系、遇事可商议的人并不多,亲人还是亲人。
“完整的生命是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的,所以放下概念、放下理性、深情地活着,真切地去爱,敞开心扉去迎接一切吧! ”她又轻轻诵出这几句话,这是一本书中读到的话语,总会鼓舞她更好地生活,让她的心变得更加宽容。
原谅是最好的放下,就让自己原谅一切过往,原谅一切发生,去深情地生活,真切地去爱,只要有爱,生活总会把它温暖的一面慢慢敞开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