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央视记者柴静的书《看见》,感触颇多。
之前看央视白岩松的《白说》,也有过同样的感慨,央视的人,真是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同时因为本身有过硬的文化修养,使得他们对生活中很多我们本司空见惯的事情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和解读,见一人评一事能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去理解和感受。同样,柴静也是如此。
从本书序言的第一句话:“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这句话奠定了全书的“人”的基调。综观整书,乍看是一本采访回忆录,其实内里是一本人性之书。
一个大写的“人”字贯穿整书。——“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这章主要是写柴静是如何进入央视的并且初期的工作状态,以及央视内部一些有趣的人。央视人才济济,但各有特色:不敢单独跟女同事说话的白岩松,开场前总得冲着墙向自己攥拳头的崔永元,盛名之下傲娇的陈虹,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史努比……初入央视的柴静碰壁连连,但是她认真对待和总结每一个失误,在一次次锤炼中,终于越来越好。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写了柴静刚进新闻调查后正是非典期间,他们五个记者和一个司机自己跑各医院做节目,穿着办公室一大姐给买的夹克就去了。见过了许多病人和死亡之后,对生病愈加的敬畏。此章笔墨较淡,对各病患,医生,护士,市民,同事,轻描淡写却依然有满满的力量。
《双城的创伤》里,柴静和新来的老范去了小镇双城,那里有一个班级里五个孩子在一个星期内连续服毒自杀,第一个女孩子死了,后面几个男孩女孩都被抢救过来了。开始时学校,村庄,镇上,以及市政府都拒绝接受采访不让消息跑出去,因为这被当作邪教去处理了。后来,柴静和老范通过和孩子相处沟通,以女性的温婉敏感意识到这是孩子们的情感问题,后面经过深入交流确定了确实就是一群刚刚进入青春期孩子的感情纠葛。虽然节目没有把所有细节都播出来,但在这里柴静都写了出来,以此发出“人性是复杂的”的感慨!——“看着孩子在采访中离开,我们知道他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也许那些话才是服毒的真正原因,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是对峙,不是对抗》写到“在山西采访两个村委会主任候选人贿选的事,一进村才知道什么叫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双方都怀疑我们是对方花钱请来的”,一群女人当着记者面就吵起来打起来了~也写到去调查房地产黑幕时,两句话还没说完人已经开溜了,也写到在河北时被一个副县长调戏,也写到去调查官员洗钱的事时,像遇见黑社会般的胆战心惊的经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各有象…
……
有一章叫《沉默的尖叫》,是写女子监狱里的重范70%以上都是杀夫的…这些可怜的女子,常年遭受丈夫家暴,隐忍而沉默,在生死命悬一线的博弈之时,或是儿女也即将被父亲拖入深渊时,选择了反抗,杀死了丈夫,进了监狱,判了无期或死缓…这一期,我看得心情特别沉重。命运怎么能同时给一个人那么多的苦难呢?嫁错了人,活得凄惨,最后以为解脱了,却从此活在暗狱里…没有人愿意倾听,法官都说不要拉家常就说你杀人这一段就好…家暴,何时有法律保护受伤的一方?
《我只是讨厌屈服》那个卖了自己的产业为了环保奔波的陈法庆,虽然村民都认可他为了人民大众做了很多事,却都不愿在他的联名书上签名…郝劲松为了五毛钱把北京地铁公司告上法庭…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件件普通也特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