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我和妈妈一起步行攀登华山。早上8点半,从玉泉院出发,沿着“自古华山一条路”向上。下午3点整,我们到达回心石,从这里开始,才真正爬山。随后,攀登千尺幢,穿越百尺峡,感受“太华咽喉”的险峻气势——
2011年4月25日晚上,我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同学们一起步行攀登华山。深夜,经过回心石,周围一片漆黑,竟然没有看到这块著名的石头。因此,这次攀登华山,我格外注意,生怕再错过。
快到千尺幢的时候,在路边的平台上,迎面便是回心石。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人,在这块石头上写下“迴心石”三个大字。接下来的道路比较危险,很多胆小的人不敢前行,看见此石,回心转意,不再攀登,原路下山。如今,在周围的崖壁上,可以看到大量题刻,鼓励大家继续前行。
沿着回心石两侧的台阶,向上攀登约两分钟,便到达千尺幢下方。这里有两条笔直的阶梯,一条为上山通道,一条为下山通道。上山通道在内侧,台阶磨损比较严重,开凿的时间比较早;下山通道在外侧,台阶表面比较完好,开凿的时间比较晚。
当年,我和同学们来到千尺幢,灯火通明,游人众多。在灯光的照射下,千尺幢好像一条巨龙,向上延伸到山顶尽头,打破周围黑暗的寂静。游人排着长队,一个挨着一个,双手紧抓锁链,慢慢往上攀登。当时,我很紧张,不敢停留,一口气爬上千尺幢,才坐在路边休息了一会儿。
如今,我再次来到千尺幢,跟当年的情景完全不同。白天,仰望千尺幢,树木掩映中,没有夜晚那么险峻。现在,游客稀少,空空荡荡,不需要太着急了!一边攀登,一边休息,能够慢慢地欣赏这里的美景,看到了好几处不起眼的摩崖题刻,包括“通天一门”和“云梯万仞”等内容。
相传,千尺幢开通于西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游人便可以从这里登上华山主峰。唐朝以后,此地已经形成一条沟槽,在旁边的崖壁缝隙之中,插着一排短木橛,供游人上下踩踏。明清时期,千尺幢开始安装铁索,并且修建石窝和台阶。如今,这里坡度为70度,总共有370多个台阶,基本没有什么危险了!
经过10分钟,登上千尺幢,这里好像一个井口,也被称为“天井”。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残部韩子佩盘踞华山,曾经用铁盖子把千尺幢的天井挡住,企图利用这处天险阻止解放军前进。最后,八勇士从黄埔峪登山,奇袭北峰,解放华山。
如今,在千尺幢上方的崖壁表面,可以看到大量的摩崖题刻,包括“通天门”“万灵宫”“步云梯”和民国时期题写的“气吞东瀛”等内容。其中,最显眼的是“光绪辛丑重九临清徐坊徐埴三登太华遍游诸峰”的一段题刻。徐坊是清朝官员,曾经担任宣统皇帝的老师。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徐坊追随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到陕西。第二年,他游览华山,在这里题刻。
在千尺幢上方,迎面便是百尺峡,旁边的崖壁上可以看到民国时期题写的“太华咽”和“首领群峰”几个大字。两侧石壁耸立,中间劈开缝隙,两段台阶平行而上。左边的台阶为老路,陡峭险奇,长约百尺;右侧的台阶为新路,修建于1984年,共有84级台阶。
百尺峡也被称为“百丈崖”,峡长46米,台阶91级。紧接着千尺幢之后,这里是攀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明代,顾端木游览百尺峡,写下这样一首诗歌:“幢去峡复来,天险不可瞬。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 过去,游人到此,心惊胆颤。如今,道路扩宽,修建复道,加装锁链,让这里变得非常安全,很容易就可以爬上来。
下午3点45分,休息结束以后,我们开始攀登百尺峡。迎面的崖壁上,镶嵌着一块王菊人题写的“百尺峡”三个字。王菊人原名“王若渊”,祖籍渭南市蒲城县,清道光年间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王鼎五世孙。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担任过共青团成德中学支部书记、陕西青年社宣传部部长等职。
继续向上,绕过此石,左侧的崖壁上,可以看到一段摩崖题刻:向善心自稳,无恶道宽阔。站在这里,向下望去,便是万丈深渊,让人感到惊险。如果你的心地善良,内心不必忐忑不安;如果你没有做坏事,再险的路也是大道。
登上百尺峡的阶梯,面前出现一处奇观,两座即将合并的崖壁,被两块飞来的巨石从中间撑开。游人经过这里,从巨石下钻过,生怕它掉下来,让人心惊肉跳。因此,第一块石头被称为“惊心石”。穿过这条通道,回看两块巨石,一切安然无恙,心才平静下来。因此,第二块石头被称为“平心石”。
在百尺峡中间的平台上,崖壁表面可以看到“华山奇峰甲天下”几个大字,下方落款为1981年5月云克堂和五李顺;旁边还刻着“天仙洞”三字匾额,下方线条勾勒的门洞内,写着“吕帝”两个大字。相传,吕洞宾曾经在这里修炼,需要念某种咒语才能够打开此门。
下午3点50分,穿过“惊心石”和“平心石”下方的通道,走出百尺峡后,视野豁然开朗。从回心石出发,经过千尺幢和百尺峡,走过“自古华山一条路”最艰险的两处通道,感觉我们步行攀登华山的旅程已经成功一大半了!接下来,最后一个挑战就是:老君犁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