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喜马拉雅听了一本书《高敏感是种天赋》,有些感触,简单梳理一下。
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的我,表面泼辣,脑袋里却有很多声音和想法。我擅长察言观色,能很快觉察出环境是否危险,也因此躲开过一次可大可小的劫难。
长大一些,我喜欢观察别人。我很羡慕那些豁达洒脱的人,无所顾忌,旁若无人,那么自信。我却是非常谨慎,甚至是自卑的。我不敢承认自己是好的,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最好的东西,内心却又无比渴望。
看我中学和大学时代不多的日记,大多是自责的,对自己不理想的成绩,对自己不擅长的人际交往,对男朋友的抱怨等等。
我敏感、脆弱、玻璃心,这不只是青春的必然,很可能是我高敏感的表现。
高敏感真的感觉心累,又很难自控。可是,想不敏感哪那么容易?作者说得好,高敏感就是种天赋。既然是天赋,就不是说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可以抛弃和摆脱的。
既然敏感变不成钝感,怎么让自己好受些呢?不是自己缩起来,而是要明确沟通的界限,赢得别人的理解。比如明确告诉别人我很重视准时,就可能减少别人迟到令自己胡乱猜疑。
还可以适当的表达愤怒。高敏感性格的人,往往自责而不敢直接表达负面情绪。让自己发泄出来会大大缓解自己的情绪。
最重要的就是跟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的敏感,安抚自己的脆弱,看到敏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提升自己的自信。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不是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