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方超,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第三本书是华杉讲透论语,曾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儒家的智慧,华杉老师写的这本书,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深入浅出的读懂论语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应用它,知行合一。由于论语包含了儒家为人处世的许多观点,接下来我会给大家重点分享几个华杉老师花了大力气试图讲透的知识点,来纠正我们在生活中一些观念上面的误区。
第一点就是读书是为了照做,而不是为了解说。(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说,我跟颜回说上一整天的话。他一句对答都没有,只是听,也不提问,像是很愚笨的样子。孔子就观察颜回自己独处的时候。颜回的一举一动,都遵循和发扬孔子所言之道。原来颜回不傻呀!颜回上课一声不吭,全听进去了,听明白了,了无疑问,所以不发一问。回去就照做,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孔子之道,坦然遵循而无疑。
这一段很深刻,指出了我们读书学习的大病,就是表面上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实际上压根没听进去,只是一味求新解、求新说,沾沾自喜,扬扬得意,以为又得了新知识,却没有把任何一条放自己身上去想,去照着做。如果不准备照做,读书学习干什么呢?学习的本质,是行动,而不是知识记忆。
第二点就是成功都是积累而来。(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个有学问的人,如果专治异端邪说,那是最有害的。
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也是一样,因为自己内心浮躁,不能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潜心积累,就想一步登天,于是就去追逐种种一步登天的异端学说。这一说没能登上去,便去找下一说。世间大有“一步登天法”的各种专卖店,钻到那里面去,斯害也已!世间的道理,都特别简单朴实,成功都是积累得来,要学正学,走正道。天道酬勤,日日不断之功,胜过一切奇谋巧计。
第三点就是学习是要信服,不服老师你就别学。(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听到什么道理,就要马上去实践。如果还没来得及实践,唯恐又听到一条。
学习之病,太多了!我们个个都自称爱学习,却都没有学过怎么学习。批判是学习的死敌,没有批判性学习这回事。你听到一句话、一个道理,放自己身上想想看,有没有教益。关注自己,批判别人,不能带来自己的进步。学习必须首先得信、得服,得真心信服老师,再去读老师的书,听老师的课。不服,不如不要去,你服谁,你就去学谁。如果谁都不服,那你已经天下第一了,你就不用学了。最可怕就是又要去学人家,对人家又不服,那是浪费时间。人们不知道的毛病,不在于不知道,而在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自以为自己全知道!一听就懂,一用就不会,其实是自己不厚重!
第四点:求全是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宣扬舍己救人,就是在愚弄人!(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我提问,:“假如一个仁者,告诉他说,有人掉井里了,他会不会跳下去救人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跳下去救呢?”君子可以过去看一看,能救得了就救,能帮得上忙就帮,不能把自己陷进去,不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君子你可以欺骗他,不可以愚弄他。说井里有人,这是合理的,所以他要赶紧跑去看,能不能救。你说让他跳下井去救,没这道理,这是愚弄他,他不会被你愚弄的。
儒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山上着火了,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山救火,你就不要宣传那上山救火牺牲的孩子是英雄。不要让大家学习他,而是要大家吸取他的教训。山上着火了,让消防员叔叔来,小孩子不要上去。整座山烧光了,也没有你的生命重要。
有同学落水了,你也不要跳下去救,看看周围有没有竹竿可以拉他,没有,就去喊大人。若有孩子跳下水救同学牺牲了,不可宣传他是英雄,误导其他孩子效仿,而是要大家吸取他的教训。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人的生命,不能因为盲目的救援再失去一个。
这样的愚弄,到今天还余毒不清,人们还在歌颂舍己救人的事。说有人落水,便骂路人见死不救。若有人下去救,一个小伙伴落水,几个一起下去救,本来淹死一个的,结果淹死了五个!这样的悲剧还少吗?
现在人们价值观错乱,过去的所谓“救人英雄余毒”未清,今天见死不救的冷漠又令人齿寒,其实这两者是一回事,都是魔鬼。因为前面的愚弄太多了,才有后面的反弹。
孔子的思想很明确:先保全自己,再救人。就算你自己的亲生儿子遇到危险,也是一样。因为你都保全不了自己,你怎么救他呢?坐飞机的时候每次安全讲解,说氧气面罩降下的时候,如果身边带着孩子,一定是先给自己戴上,再给孩子戴。因为如果你先管孩子,还没给他弄好,自己昏迷了,他也完了。或者给他弄好了,没来得及弄自己的,他可帮不了你。
不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吗?
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不能为大家一一介绍华杉老师的精彩解读,希望可以通过分享华杉老师的几个解读的例子,让大家可以窥探论语中的智慧,如果有喜欢儒家价值观的,想全面学习儒家智慧的朋友,可以买一本华杉讲透论语来学习哦,我是李方超,每天推荐一本好书,期待下次与你们的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