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种,旅行的意义也可以千姿百态
对于一个有着人人羡慕的暑假的人来说,其实每年暑假前的计划是最最痛苦的,但是貌似圈内外已形成一种共识,不旅行非暑假。
往年我也是喜欢利用暑假外出走走,或作散心,或作犒劳自己一番,13年去了厦门,14年走了丽江,16年来个西北青海环湖游。貌似听上去还是听挺令人羡慕一番的。按照这节奏,每年走上那么一两个地方,总有一天也配得上那个千山万水的名衔了。却应了仓央嘉措的那句:走得过的万水千山,走不过的自己。行走果然能和收获划上等号吗?
一千个旅行者就有一千个旅行的意义,
有人因为逃避,暂时解决不了的事情在旅行中得到精神的升华或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中解决了曾经解决不了的事情。
有人需要自由,我们在大都市中被太多的琐事所累,旅行是放飞自由,解脱自我,活出自我的一种方式。
有人要探索未知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见证奇迹,经历考验,用足迹说话,用双脚丈量世界。
不管怎样,真正的意义应该源于追寻你内心最真实的需要,而不是别人希望你去做或者你应该去做。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确实是我走了很久的冤枉路才感悟出来的痛,一辈子的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都说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但是走与不走,我们需要遵循自己的内心。
有过一段时间,麻木而疯狂地兜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去遇,去见,去所谓的放空,其实内心本来空空如也,何来放空一说,只因相信:走,便会有故事。事实上有了么?于不同的地方做同样的事情,意义究竟是什么?于是一个人走的路愈多,就愈能在纷繁的世界中独自守住内心,不被寂寞动摇。
也许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你会知道地球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彼端发生。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
然而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还是没有搞清楚,那又怎样,我总不能停滞徘徊,行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遵循内心的每一次呼唤和渴望就是了。
正如有人说的,当我吃东西的时候,我就一心一意地吃;走路的时候,我就只管走路;如果我必须打仗,那么这一天和其它任何一天一样,都是我死去的好日子。
我既不是生活在过去里,也不生活在将来中,我拥有的仅仅只是现在,就像人生不能看得太透,有些终极意义实是不必追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