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凶手是谁?
原创: 坐望云 书香墨笔 昨天
读了史杰鹏的《刺杀孙策》,想起了加藤广的《丰臣秀吉》。
把它们放在一起聊,是因为它们有个共同处,讨论导致大人物之死的凶手到底是谁?
历史书上记载:孙策死了,死于许贡门客之手;织田信长死了,死于明智光秀的叛乱。
真相是否真的如此?是否另有答案,这二部书想揭示的就是这个,有无其他的可能性存在呢?
答案在他们眼中显然是肯定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书中写的。
当然这是小说,不是历史考证,不用太较真,只当开开脑洞,当侦探小说看就好。
放在一起说,自有原因,除了题材的相似外,还有几个共通点
1、好色
丰臣秀吉好色,以他的权势,想要的自然不难,也的确不少。
尹昭也好色,妻子省钱给他买了妾,他也是欣欣然。
但好色背后这二个男人却有着共同的悲伤,没有儿子。
找女人好象是享乐,但更重要的任务是为了要生儿子。
对他们二人来说,好色是表相,要生出个继承人才是本质需求。
2、势利
丰臣位高权重,趋炎之人自不必言。
尹从小吏变成韩当门下长史后,以前欺负他的人都学上廉颇了。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世态即是如此。
3、翻案
丰臣秀次是:杀生关白,在历史的名声不佳,但本书中却道他治世有道,治下民生安泰。这是转贬为褒。
孙策,江东小霸王,英武绝伦,好友有太史慈、周瑜等一代豪杰,但本书 中却成了暴戾好杀,欺侮女孩的暴君,这是转褒为贬。
4、凶手
二本书的最后结局都表明,真正的凶手是最大的获利者。
丰臣从开篇就点明了这点,而刺杀孙策则是最后才揭晓。
到底是谁?不剧透了(已经透得更多了)
5、史实
虽是虚构的小说,但书中的官名,部分人物等都没有太偏离真实的历史事实。
不同之处
1、加藤广的书更具可信度,原因之一即是织田死不见尸,较有想象的余地与写作腾挪的空间。
相较之下刺杀孙策就只能硬转。
该书中孙策是当下就死了,而三国志吴书卷一中写着,他是伤重不治而亡:“ 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至夜卒。
真如史实写,那这书也没法结尾了。
2、过度丑化孙策
加藤广书中的丰臣,与我们印象中的基本是一致的,而刺杀孙策中的孙策却是不可想象的。
最离谱的是写他的胸前纹上了八个篆书:受命于天,即寿永昌。
在逐鹿中原时,人有野心可以理解,但疯狂至此,不可想象,过份了。
3、取名
刺杀孙策的女主角名阿衡。看似普通,实质不普通呢。
阿衡.商 代官名。师保之官。《书·太甲上》:“惟嗣王不惠于阿衡。”孔 传:“阿,倚;衡,平。言不顺 伊尹 之训。”伊尹 曾任此职,故以指 伊尹。在三国时引申意是:任国家辅弼之任,宰相之职。《世说新语·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
而我们的男主角姓尹,名昭。
这个创意很有意思。
现在这二位作者都定居日本,不知会否文风相互感染?
期待他们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