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都做CEO了,我们这群老年人还在玩土?
1
00后,今年最大的也才17岁,回想一下自己17岁时是个什么样子,再看一看如今的17岁少年,果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最近一则00后CEO深陷抄袭登上了热搜,这让我们这群老人情何以堪。80后90后都被他们称之为老人了,也许能够碾压他们的只有10后了。
00后不可怕,可怕的是00后的后面有一个头衔叫“CEO”。这个头衔可了不得,能够敢称作CEO的,手里起码不得有两把刷子。虽然这把刷子刷的并不好,而且是把旧刷子又翻新了一下,还保留了部分老刷子的旧痕,但是他这群00后的手里,还真的挥舞起来了。
抛开抄袭不说,单表能够把自己炒到这个位置上,还是说明是有些手段的。最起码有些许的营建能力,把自己传播出去了,还让雷布斯给做了一番点评。这就是一小步的进步,也许在若干年后,他们还真够创造出点什么东西。
17岁,一个似懂将懂的年龄,还处于成熟的边缘地带。虽说有几位前辈在科技方面确实创造了惊人的成绩,可那样的才天或许应该称之为天才的人,实在是太稀缺了。他们是极少极少数的那一小拨人,并不是说每一个到了十几岁的年龄实然冒出一个想法,尝试之下就能取得成功的。
为什么00后的CEO会陷入抄袭门,答案必定是因为他们手头并没有什么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虽然有复制能力,但还是缺乏了创造能力。
技术可以从复制中得到锻炼提升,但不能靠复制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
老一辈的人也爱说,成功最快的捷径就是复制。但这个复制不是照搬,是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习他们的思路,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的特色,然后去和他们竞争。
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一直在模仿是难以超越他们的。只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捡漏,如果他们不漏,那么你也就捡不到什么东西了。
2
若干年前,世界在嘲笑八零后,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人;说九零后,是不入流的一代人。如今八零后成为了社会主力,九零后也蓄势待发要把八零的碾压,没想到如今00后都奋起直追,八零后的一群老人可真得要着急忙慌的往前赶路,不然某一天,顶头一司或许就是他们00后的某一位。
搞商业不是做游戏玩过家家,头衔叫得再响亮也得有实际的营收能力。不能只是光喊口号,过足了嘴瘾也满足了膨胀的虚荣心,业绩还是止步不前。
以前说某个90后创业出了一番成绩,也获得了资本投资之类的,感觉年龄轻轻就有如此成绩前途不可限量。可随着媒体报道的热度下降,再看知情人士的爆料,他们这群创业者也并非是镜头前那样的光鲜亮丽,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欺骗也许只有投资者更清楚。
创业是为了做事情,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创业是为了挣钱,但也不是为了挣钱而不择手段。短期的利益不代表长久的生存,或许你能在此期间得到一笔丰厚的收益,可做不长久的生意也只是一个游戏而已。
有人说过做企业就像是养孩子,养好了才能卖个好价钱,可短期的套现榨取利益,又如何把孩子养大,估计孩子还没成年就早已夭折了吧。
3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宝贝老板》的动画片,被宣传片中可爱的小老板吸引而看了整部剧情。
宝贝老板只是个头小,心智绝对是老辣。他们降落入地球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阻止一种新品种狗的大规模出现。他们需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也需要保持住自己的国度所创造出来的产品。
在利益面前谁都会不投手段,就像小宝贝为了完成任务而使出的各种奸诈手段,让父母阻止哥哥的干预。而小男子哥哥知道了实情后也加入到了小宝贝的任务当中,助他完成任务保住他在公司的职位。
现实就是这样的,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努力的拼搏着。他们有一种情怀在驱使着他们前进,因为他们不想被人忘记也不愿意被人抛弃。他们只想要工作,那是他们最大的乐趣,那也是他们生活中活着的意义。
没有生命的企业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徒劳的。就算数据做的再漂亮,瞒得了别人也瞒不了自己。世上叫不醒的人,是装睡的人。那些爱假装自己很厉害的人,其实是最脆弱的。
他们怕别人看不起,怕别人不认可,他们努力的寻找着自我的存在感,想在走有队伍的前列。可是他们的能力有限,他们没有选择让自己羽翼丰满起来,而是寄希望于人,依附于其他人身上为自己镀金。
00后,一个孩子的年龄。CEO,一个掌握全局的智者。把两个结合到一起,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话题。如果哪一天出现,10后CEO,也就大怪不怪了,也许他们就爱这样称呼一下而已。
就如同是个什么职位都敢称之为经理一般,“经理、主管、总监、高级总监”等等等等,就是一种称谓而已,和实质上的经理总监不带一毛钱关系,他们也没有掌握实际情形的能力,只是能够满足下虚无飘渺的虚荣心,假装自己很厉害,同时让不明真相的人啧啧称赞。
有能力,你就算无名也是英雄。没能力,你就是叫大圣也没人敬你三分。
实至名归,德才配位,别搞了一通虚头也把自己弄丢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