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年度大课中,李善友教授提出了学习者们的思考基础:多元思维模型以及第一性原理。
多元思维模型是指,我们在论述商业逻辑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以多视角、跨学科的原理进行分解和阐述。第一性原理则是我们探寻一切事务的本源出发点,是基于不可被动摇的基石假设基础上的严密论述。
请以第一性原理为主题,自由发挥完成一篇论文。
提示:可以从基石假设、原理推导、案例举证的完整逻辑来论述第一性原理,所有的基石假设应该尽可能地基于公理或有共识的原理开展。
论文格式要求:
1、 论文内容必须原创,态度必须端正,如发现大篇幅抄袭,警告无效后将取消学位授予资格;
2、 请按照论文的格式,撰写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有篇章和段落划分,同时标注参考文献(若有);
3、 正文整体不少于2000字。
论文评审:
在您的论文提交后,我们将组织专业的评审团进行评审。请注意,论文最多可被提交三次,三次未通过您将被取消答辩资格。
邓巽文的销售第一性原理
摘要
我运用混沌北京分社小胖同学的寻找第一性原理五步骤来找出我的销售第一性原理(以人为本), 并定义出我的能力圈(同理心), 方法论(寻找顾客的心理突破点), 基石假设(顾客就是上帝), 最后用混沌创投营二期安宁同学的逻辑推演来验证我的销售第一性原理推导过程。
关键词:以人为本, 同理心, 寻找顾客的心理突破点, 顾客就是上帝
第一章 寻找第一性原理五步骤(此方法来自混沌北京分社小胖同学)
1.1 第一步,界定范围。
我作为销售的第一性原理(第一步)
我是一名电子制造业的销售经理, 因为我必须透过不断开发新客户跟维持与旧客户的良好合作来接到更多的订单
为何要接到更多的订单?---->显而易见是为了有更多的薪水奖金, 成就感
1.2 第二步,明确能力圈。
由于我做了很多年的销售, 必须常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优先目标, 所以要能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处境,问题, 困难(同理心,换位思考)(第二步), 让客户感受到你对他们特别用心, 愿意信任你跟你合作;
To B的销售更多的是要关心客户的真实想法, 或是提出让客户喜欢并认同的想法
有时客户的需求并不是对客户本身有利, 实际揣摩跟探索后, 有可能是对客户的客户有利
1.3 第三步,确定第一性原理。
顾客是人所以会有七情六欲, 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去应对每个客户, 必须重视顾客做为人同时存在理性跟感性两种思考层面的需求[以人为本(第三步)]
案例说明:
1. 交期跳票:客户肯定想了解跳票原因, 有没有补救措施, 是否会增加费用, 对品质有无影响, 交期会延到何时...等, 这些都是在跟客户协调前就要想好, 让客户能快速做决策, 而且客户也需要这些信息才能向他的对应单位或领导告知跟协调(理性); 客户肯定是希望合作伙伴不会时时刻刻让他操心(感性)
2. 如何帮助客户提升绩效:加快交货速度, 报价更有优势, 提供效能更好或更加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降低品质异常, 反映市场情况提醒客户提前备货或降低库存(理性); 帮助客户提升绩效, 让客户得到晋升或加薪而得到客户的感谢及信任(感性)
1.4 第四步,推演迭代第一性原理。
我从小就常听到别人说“顾客就是上帝”, 一直到我在服务业打工,甚至毕业后工作也都是信奉这个原则, 而且从事销售的人很多人也都遵循此原则, 所以我就把“顾客(用户)就是上帝”当成做销售的基石假设, 但光把顾客当上帝一样伺候, 他们也不一定会买产品, 那要如何让他们购买, 就必须理解顾客的需求, 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 这也是为何我会推演出"以人为本"作为第一性原理 , 因为需要以顾客个人为出发点去揣摩顾客的需求
1.5 第五步,寻找方法论。
顾客有千千万万种, 那该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各种顾客购买, 我的方法论是“寻找顾客心理的突破点”, 例如成交的秘密这本书第四章所写的, 作者把客户分为8类, 精明型客户: 要让其觉得"花得值", 虚荣型客户: 要奉承, 专断型客户: 要谨言慎行...等; 因为每个顾客的成长经历跟生活状况都不相同, 所以必须透过了解各种信息后找到突破点, 销售等的就是一次机会, 运用这个突破点让顾客愿意买单
第二章 逻辑推演验证(此方法来自混沌创投营二期安宁同学)
2.1 我相信的
顾客就是上帝(基石假设), "顾客优先"(customer first),"顾客总是对的"(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
“顾客就是上帝”应追溯到19中后期的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一般认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马歇尔·菲尔德和他当时的手下,后来创建了英国塞尔弗里奇百货的哈里·戈登·塞尔弗里奇一同提出了“顾客总是对的”(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这一影响深远的营销理念。
2.2 推演过程
2.2.1 "顾客(用户)就是上帝"是普遍认可的原理
客户也认同“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 因为客户自己作为顾客肯定也想被当作是上帝, 若合作伙伴配合不好, 那他们就会找一个能把他们当上帝来服务的合作伙伴;
反之过来也是, 提供服务的公司也只会找特定的客户群然后把他们当作上帝来服务
案例说明:蔚来汽车, 得到, 他们都只针对他们认可的客户群体进行更好的服务, 不断地打磨产品只为更好的服务这些顾客;
所以"顾客(用户)就是上帝"在市场上是被大家普遍认可跟遵循的原理
2.2.2 "顾客(用户)就是上帝"是正确的?
但遵循"顾客(用户)就是上帝"这个原理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a. 的确有些销售或公司把顾客当作上帝来服务得到了订单, 但也有人不这样操作但客户也愿意买单
案例说明:iPhone4当时发售时, 水货横行,但很多人还是愿意加价购买水货, 即便没得到更好的销售服务, 甚至可以说当时大家是抢着买水货
b. 就算是把顾客当作上帝来服务是客户愿意买单的原因, 但却不是唯一的原因
案例说明:有很多人喜欢去高大上的按摩店按摩, 因为在各种服务上都是很细心的, 让人感受特别好, 但实际去按摩的人却不是为了享受这个服务, 因为按摩的过程是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身体, 这过程真的舒服吗?如果舒服的话就不会一堆人边按摩边叫痛, 其主要深层次的原因是想在按摩后得到身心灵的放松。
c. 既然把顾客当作上帝来服务不是唯一的理由, 那肯定也不是最重要的理由。事实上, 根本原因应该是满足顾客的需求。
2.2.3 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
首先如何找出顾客的需求?
我会不断的揣摩客户想法(同理心), 不断的去获得客户端的信息后去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寻找顾客的心理突破点)
再来再从客户角度思考怎么做对他们才是有利的且他们感兴趣的,
例如: 客户的信任, 帮助客户提升绩效, 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生活疑难杂症协助, 思想上的共鸣...等
2.3 第一性原理推演结果
再经过很多次的客户发开过程后, 我才发现其实整个思考的出发点其实就是“以人为本”, 以顾客个人为出发点去找寻到顾客的各种需求, 然后又刚好能跟销售的产品做上结合, 这才使我真正相信“以人为本”是我的销售第一性原理
参考文献
混沌班长成长营复盘 l 小胖
https://shimo.im/doc/QFgXsqzwNM0TQXH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在宇宙的分型中反身的把握错误的动线-安宁
http://www.hundun.cn/course_video/detail?course_id=44b946ffcc6247f3a39bc194790401da&backplay=1
成交的秘密-李昊轩
“顾客就是上帝”-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1%BE%E5%AE%A2%E5%B0%B1%E6%98%AF%E4%B8%8A%E5%B8%9D/10717540?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