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快到了,又到了享用月饼的时节。
说到中秋节,少不了亲戚朋友之间互送月饼。但现在逢年过节送礼,总感觉形式大于内容,送礼好像是一件任务,提着花花绿绿的包装送给对方,就算是节日问候了。
我很少送人礼物,总觉得送礼是一件极慎重的事。首先,在选择礼物时,一定得是自己用过、又实用精美的物品;如果送的是食物,那必须得自己尝过且认为极美味,想让朋友也尝一尝,才会当作礼物。
比如这款蓝牙音响,我已经用了好几年,期间音响还进过水,晾干了音效依然惊艳如初,木质的制作工艺精致耐看,我记不清买了多少个当成礼物送给不同亲戚朋友。
这款红茶是我最喜欢的一款茶,当我想感谢朋友、同事的帮助,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款红茶,前前后后买了N次。
总觉得把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当成礼物,才能传达心意和感激。
说到送礼,有些人喜欢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人,因为留之无用,弃之可惜,所以送人?那不是跟送垃圾给别人一样么?收礼的人真的感受不到吗?应该不会。
如果自己也没有觉得好吃,或者精致好用,就随随便便当成礼物,那送礼的心意也会变,如果不是带着诚意送人礼物,还不如不送。
什么时候开始,大部分人把送礼当成了一种形式,而不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意和感激呢?礼物的内容变得不再重要,只要能体现价值,就算礼到心意到了。如今,我们还会信“礼轻情意重”吗?还是,大多数都认为“礼重情更重”?
中秋将至,别人送来的月饼放在家中无人问津,这几年,大家越来越追求健康,爱吃月饼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嗜甜如我,一看到月饼也牙疼,眼看着保质期只剩一个多月,我带了不少去公司分给了同事。
一边拆去一层又一层的外包装,看着扔进垃圾桶的华丽包装的月饼,感到好无奈,没到中秋节,得产生多少因月饼而产生的垃圾?这些月饼的价格更是夸张——一个独立包装的月饼在超市卖十来块钱,六个月饼装进铁盒以及华丽的外包装礼盒,就可以卖出100-200元的高价。
可能月饼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消费者有需要购买高价月饼送人,生产商则乐得高价卖出。
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包装盒以及装在盒中的普通月饼,倒有点像送礼者的风格,只求外表华丽,不求内在如何。传统老字号的月饼到底好不好吃,送礼的人真的没几个人会在乎,收礼者也心照不宣,也不在乎送礼者心意怎样,礼到,心意也就到了。
可能我对于“送礼”这件事太过较真了,总觉得咱们的心意伴随着礼物,会一起送到对方手中。做事做人也一样,还是以真诚认真的心对待,全情投入,认真到底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