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都是通过哪些线索,展现在我们面前呢?有两个很突出的因素,可以证明冲突是真实存在的。第一,只要出现神经症症状,不管是什么样的症状都证明,冲突是存在的。第二,相互矛盾是冲突存在的另一个标志性的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盲目探求满足的本能去力与家庭和社会形成的危险环境之间的冲突是基本冲突,人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危险的环境就已经内化到了人的人格当中在此之后,他就只会超我的形式出现。
霍妮认为,神经症患者那严重的心灵分裂情况与所有因为欲望和害怕的对立而产生的冲突都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觉得他有毁坏一个人的生活的能力。他认为,神经症患者的所有愿望都是碎裂的,也都是对立的,就是他们不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某种事物的争取当中于是冲突产生了。
弗洛伊德认为,面对广泛存在的基本冲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好地协调或更好地控制自己,因为从原则上来讲,基本冲突是无法解决的。
霍妮认为,这种冲突完全有可能解决,虽然这个分析过程确实很困难,但只要患者能承受得住这种困难,并愿意付出努力就没有任何问题。
荣格认为,所有的元素都是伴随着他的对立面而共同存在的。荣格在他的互补法则中表示,只有那些对某个方面过多重视的人才会陷入困境,当中进而成为神经症患者。
霍妮认为,一个人在面对别人时,感觉很矛盾就会出现神经政党基本冲突,例如一位先生技能学残暴集中自己利益的人又是一个热情,敏感总是同情别人和帮助别人的人。根本性的矛盾总是能在患者对待别人的态度中表现出来。
在一个隐藏着敌意的世界中,患病儿童会有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我管这种感觉叫“基础焦虑”。孩子们为了应对环境环境所采取的态度,一般分为三种情况:孩子会亲近他人、抗拒他人或疏远他人。
孩子们虽然是带着距离感和味觉赶来亲近他人的,但认识到自己孤立无援的,他们是很希望让别人喜欢自己,别给自己找到依靠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放心的和别人在一起,所以他们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
在孩子们看来,如果他们从周围环境中感受到了敌意就一定会出现有意思或无意识的反抗的情况。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时候他们就会抗拒他人。
当孩子觉得自己很特别,没人能理解自己的时候就会开始疏远他人。
孤立无援、敌视和孤独是这三种态度中着重强调的三种倾向,他们都属于焦虑的范畴。
神经症的新理论的内部核心观点是人际关系混乱,就代表得了神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