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了,出发吧,趁现在!
1.做,就对了
这篇短文,感觉就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很多时候会自嘲,说自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但是却依然在经过一番心里挣扎之后,继续拖,拖,拖,甚至如文中的A一样,在事后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觉得保持现状也还过得去。
加入“小灶群”,开始写晨读,这已经是第七天了。其实并不是每一次看到晨读材料就特别兴奋,特别想写,有时候一时想不到怎么下笔,就开始选择性地回避。但每当这时,我就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加入这个小团队?答案当然是确定的,那就开始吧。不管写不写得出来,就像文末提供的“五分钟起飞法”一样,先打开文档,做起来再说。于是,写着写着,也就坚持到了一个星期。尽管时间还很短,但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个进步。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感觉,其实很多事情,最想拖延,最不想做的时间,是在你真正开始做之前。而一旦你已经开始,就会有一种投入感和充实感随之而来。所以,什么都不想了,放下手机,不再纠结,做,就对了。
2.榜样的力量
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意就是说,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真的会让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如果是文中的领导和员工关系,如果领导没有以身作则,自然就不能给员工一个好榜样,甚至会让员工的心里产生各种不平衡感。如果领导处处严于律己,那或许就能让员工心服口服,一心追随。什么样的工作氛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企业的领路人形象。
就像我们参加“小灶群”,其实在加入之前,我们也是想要寻找自己前行之路的榜样。我们想找到一群正能量的人,进入一个努力积极的圈子,努力提升自己。在这里,猫叔和他的团队,就是我们的领路人,而群里所有的小伙伴,都是手拉手一起前进的“能量包”。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想要改变和进步,外因永远都决定不了内因。只有自己从心底里坚持着,努力着,才会有越来越暖的阳光照耀前进的每一步。
3.走,不要停
学生时代,许多人或许都收到过这样的班主任评语:“希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老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鞭策你更加努力和奋进。其实,这与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有某些共通之处。很多时候,当人们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度,就不愿意再去背负压力继续前行,是因为对现状的满足,也是对前路未知的不确定。就像宝丽来和诺基亚,他们明明有着很强大的实力,却满足于现有的利益,最终错过了一次极大的行业变革,让自己曾经的优势变为了劣势。
就像乔布斯说的:“与其让别人来革你的命,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无论我们取得了什么成绩,都不要过于掉以轻心,只有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和眼界,不断跟上发展的节奏和步伐,才会让自己始终保持优势。而这,也正是关于学习的意义。前路或许有荆棘,但也或许有鲜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去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