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萌萌哒乔治小王子、夏洛特小公主所赐,“英国王室”这个品牌,终于达到了二战后的人气最高峰。英女王也终于找到了她的准确定位:慈爱老奶奶。90周年庆上,女王还跟孙辈曾孙辈一起合影,将这个定位发扬光大,远销大中华。
以英女王为首的英国王室,终于学会了正确的公关。
现在谁还记得,上个世纪末,大众媒体为女王贴的标签是“恶婆婆”?
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的王室大片都是样板戏——既然有善良的好人,就必有人演张牙舞爪的坏人。站在“人民的王妃”对面的,就是我们的“恶婆婆”英女王。
戴安娜不开心了。都是恶婆婆和渣老公害的。
戴安娜要带儿子过平民生活。恶婆婆和渣老公百般阻挠。
戴安娜离婚了。都是因为渣老公出轨,恶婆婆冷漠。
这场公关危机,在1997年戴安娜车祸身亡达到巅峰。人们对戴安娜有多热爱,就对英女王有多么憎恨。当时甚至还有人相信戴安娜富商男友父亲的说法——戴安娜是被英女王派特工人员下令追杀的。
民众连日来在白金汉宫外献花。更有许多人大喊:你的人民在受苦!为什么女王不出来见我们?
那一次,这家千年老店遭遇了它史上最大危机。
说是最大,似乎太夸张?诺曼人的征服、跟法国打了一百年的战争、跟苏格兰熙熙攘攘、遍布欧罗巴的儿孙纷争引起世界大战……什么没见识过。
可是……英王室就当真没见识过大众媒体的魔力啊。英女王回想着,当年自己的伯父爱上了离婚的美国女人这一“危机事件”,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国王退位。
但这一次,女王无路可退。因为她的王储,是让人们更为厌倦的出轨男、戴安娜“杀手”。
唯有让唯一保有人气的孩子,威廉和哈里出来吧。
1997年,民众在白金汉宫外,等到了尚年少的威廉和哈里。哈里一脸孩子气的不高兴和伤心,威廉则是礼节性的沉默站立。有人上前安慰他们,这时候,电视机前的我看到了印象深刻的一幕:威廉对安慰他们的人,露出了礼节性的微笑。灿烂的阳光下,他露出了雪白的牙齿。
如果只截取那个画面,你不会相信一个刚发生这种事情的孩子,会对陌生人微笑。
这是最最典型的职业笑容。从小到大惯于对众人露出这种笑容的威廉,在最阴郁悲伤的日子,也下意识做出了这个表情——也许在他还没意识到的情况下。
这个微笑,诠释了英国王室跟普通民众的关系——《权利法案》(注1)早已将王室权利稀释掉。英国王室早不是权力的拥有者,他们只是王室品牌的持有人及经营者。一切都要看人脸色,仰人鼻息。不然,爱德华八世何须退位?
戴安娜曾经是王室最受欢迎的产品,但据说不为品牌经营者英女王所喜欢。在经过种种问题后,这一产品突然神秘“下架”,因为下架过程疑点重重,消费者直接认为品牌经营方是幕后黑手。品牌支持率跌至低点。(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电影《英女王》。我当时看得哈欠连连,没明白为什么英女王会对它赞赏有加。直到后来才明白:呵,女王的寂寞,谁人能懂……)
但女王就是女王,身上流着征服者威廉(注2)的血。在大众媒体中跌倒的她,在自媒体时代又顽强地爬起来了——学习用网络,用推特跟民众互动,玩得不亦乐乎。但这个少女时期就跟邱吉尔一起喝下午茶的老奶奶,才不是资深花瓶段子手,也是会动真格的——为了提升王室形象,她宣布缩窄能够享受王室津贴的成员范围,也好堵住那些君主制反对者的嘴巴。
找准定位后的英女王,开始在新媒体时代频频出击了,还拳拳到肉,将大众媒体欠她的债,一一追讨回来——孙子订婚了,安排他秀一下恩爱。孙子结婚了,要隆重大搞。跟老公结婚周年了,要晒一下幸福(反正年轻人也不知道我老公是个花心男)。待机时间超过维多利亚老祖母了,要大肆宣传。孙子生儿子了,call记者来!孙子生女儿了,啊啊啊!我90岁了,快快快,儿孙来,奶奶亲一个!
《定位》一书告诉我们:定位不是从自身优势开始,而始于消费者的心智。古来婆媳多不合,没有消费者乐于见到善良白雪公主身后的恶婆婆。但是,所有人都爱慈祥的老奶奶。
注1:权利法案:英国于1689年颁布,明确议会权力高于国王,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注2:征服者威廉:本为法国诺曼底公爵,后于1066年征服英国,成为威廉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