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小妞
上学时,每次作文课要写《我的妈妈》这类文章时,别的同学都会用到“温柔的抚摸”、“和蔼的目光”、“慈母”等这类母上专用形容词汇,我好像只能写“我的妈妈又出差了,我已经有快一个月没见过她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成功获取了老师的同情,得A。不过,这也是事实。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当大部分母亲都天天陪伴在孩子身旁时,我妈经常缺席。
在我上高二前,印象中经常见她的地方除了在电话里就是火车站。懂事后我才明白,自己之所以有那么久的母爱空窗期,是因为她比那个时代同龄的女性都更进步、更能干、事业更成功一些。以前只觉得和别的同伴的母亲相比,我妈有点特殊,比如她没什么时间做家务、陪老公孩子、打毛衣、扯淡聊天,而是经常风风火火的出差、谈判、训下属。后来,我才意识到,有一位能干的妈,把常规的家庭环境变为严母慈父、女尊男尊的家庭会对一个人,尤其是女生的影响有多大。
首先,你会多一些冒险精神。
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每位父母都守着铁饭碗的社会,我妈就能把铁饭碗砸掉,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玩儿一把当时很流行的下海,跑去经商。因为她的以身作则,让我认为冒险、求变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所以,我才能接受即便还没有见过对方父母、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只凭借眼前这个人的品性而答应对方的求婚;我能接受在30岁的“高龄”、在生活和工作都稳定时,扔掉这些然后折腾出国重新回到校园。
也许你会觉得这有些鲁莽、有些愚蠢,但我想说,虽然我也害怕失败,但正是有了这点冒险折腾的精神打底,你才会觉得生活可能是任何一种符号,但它绝不应该轻易是一个句号。
其次,你会少一些娇惯之气。
高考刚结束时,有一天自己跑去外面吃午饭,一顿饭吃回来顺便给自己找了份大排档服务员的工作。当时也没多想什么,就是对从小我爹就用“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饭店做很辛苦的服务员来养活自己”这句没感觉,所以不试一试究竟看看到底有多辛苦。
每天从早上十点忙到晚上十一点,老板管两餐蛋炒饭。上班第一天结束后,穿着球鞋的我双脚就不争气的肿了。更残忍的是,我爸妈经常吃完晚饭跑来和大排档的老板在外面边喝茶乘凉、边看我跑来跑去伺候顾客累成狗。十一点下班后他们搀着我寸步难行的我回家。
其实我一直在等我妈给我个台阶下开口让我别去干了,看着我双脚肿得像多出来一双小脚一样她其实特心疼,否则也不会每晚帮我又是泡脚又是上药按摩的。但,母上大人就是半个让我放弃的字都没吐啊。我只能硬着头皮一天天做下去,后来还是饭店的老板实在看不下去,让我回家。他觉得我体验一下就行了,反正没多久就要去念大学了,干嘛把自己折腾得那么惨。他的原话是“人家考上大学都是父母带着去旅游,你们家挺独特,又不用你养家,你还跑来打工,而且你爸妈还天天欣赏你打工,你们家教育够独特啊。”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辛苦价贱、钱不好赚,也确实被这次经历磨得更皮实了一些。所以,后来不管是在七月天的南方城市一个人拎着三四个箱子搬家、还是大年三十一个人在外地通宵工作、抑或是找不到住所时在24小时的KFC儿童区盖着大衣睡一晚上,都会觉得全都不是事儿。
因为我知道,比起我妈在火车上买不到票铺着报纸睡在硬座座位底下、跑去到零下40度雪没过膝盖的新疆出差、一个人在外地出了车祸后跑去医院缝完针继续去谈判相比,我那些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作为女生,当你收敛起一些娇纵、一些娇气时,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行走时能够更畅行一些。
再次,你会不太在乎物质。
每次看到关于养孩子应该是穷养好还是富养的文章自己就特矛盾,不知道哪张标签更适合贴给自己。
如果说我是富养吧,那为啥四岁时我去打酱油,剩了五分钱自己拿主意买个泡泡糖回家就被我妈罚跪、面壁一小时,责怪我那么小年纪还没赚钱就学会不打招呼花钱了;为啥上大学时,同宿舍和同学们所有的人在大一就买了手机,我硬是扛到大三要去找实习时才被允许买了人生中的一个手机;为啥我吃饭不小心碗里剩了一粒米都会被念叨上半天,年年有余在我家从来不好使,粒粒皆辛苦才是永远的家规和王道。
如果说我是穷养吧,在三岁我还不认识”菜谱“俩字时,就被我妈培养的能在饭馆里对着服务员说“阿姨我要吃带本的菜,来盘儿腰果炒鱿鱼”;在老家那座北方不产海鲜的城市,刚上小学就被带去五星级酒店吃龙虾,虽然没出息的我活活被吓哭了愣是没敢吃一口;只要是过节过年,永远从头到脚都是新衣新鞋,每年每季都不重样儿,价钱居然和二十年后现在我的置装费用差不多;在还能收押岁钱的年纪,红包没有低于四位数。(当然,压岁钱的所有权以及最终究竟去了哪儿是和大家一样的~)
家里并不是豪门,只是父母不愿意亏着我也不愿意惯着我。其实这样一张一弛也挺好,既能让我知道赚钱不易,又能在消费水平内给我最好的,让我不缺乏安全感。我不知道孩子究竟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我只知道像我这样“乱养”型的人,在考虑婚姻时你的薪水高低和家庭背景会排在很靠后的位置;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我一点都不在意;不会要求你上缴工资然后去计算每月给你多少零花钱;当然,我也不会去追求名牌,衣服永远穿着舒服是第一位的;不在乎度假是不是一定要去欧洲和国外海岛;至于吃的嘛,还是要讲究一下的,麻辣烫和火锅是一生最爱。
复次,你会多一些果敢之气。
都说在中国要学理科将来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高二时我看到了自己和那些真正聪明、擅长理科科目的同学的差距后,即刻就决定转成文科。文理分班时,我直接跑去找了教导主任,经他首肯自己就搬着桌子从理科班换到了文科班。晚上放学到家,吃饭时也只是在饭桌上和爸妈说了句“我转文科了。”
大二时,和好友出去旅游碰到同城外校的一名男生,几天相处下来对我颇有好感。回去后每个周末花两个小时画着对角线的轨迹跑来撩我。吃过两次饭后,发现他真的不是我的菜,虽然我那时也刚失恋不久需要治愈、虽然他确实条件不错。在约第三次见面时我去了他的学校请他吃饭,然后告诉他“我对你没感觉,你如果想做朋友咱们可以继续朋友间的往来,如果不想今天就当是散伙饭吧。”
大学毕业后和朋友去深圳找工作。一个周末帮另外一位已经在深圳立足的同学做展会活动,他公司那天要举办一个金融投资相关的沙龙,邀请了圈子里质量不错的一些公司来参加。也许我当天还算勤快、接人待物也算机灵,来参加沙龙的一位公司高管给了我他的名片,希望我能去他们公司面试。我去了、并且通过几轮面试后也拿到了offer,但我还是在给那位高管写Thank you letter时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即便那时我还没有别的工作offer。我在信上说“谢谢你给我这次机会锻炼,虽然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挺迷茫,但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一定不想做金融这块。”
和很多不知道如何做选择、如何拒绝的人相比,可能有时我的决定会草率一些、思虑也未必周详,但如果你从小见惯了我这位母上大人是如何当即就要拍板做决定、如何在不是每个时机成熟的时候必须迎难而上、如何衡量利与弊在舍与得之间迅速做出选择,那你就能更理解果敢一些并非什么难事,只要你愿意承担相应的代价就行。
最后,你会相信真正成功的女性家庭和事业是可以平衡好、兼顾好的。
看过太多影视剧里的女强人,工作中精彩无比、个人生活里却都特别落魄——不是一直孤身一人,就是家庭不幸、夫离子散的。好像女性在这个社会上,只要事业稍微拔点尖儿爱情、婚姻或家庭就会特别凄惨。还好这样扭曲的三观被母上大人在我的世界观中及时扼杀。
结婚32年了,老夫老妻俩人平时出门手一定拉在一起;在家里俩人互相撩骚宝宝、哥哥的叫个不停,害我对鸡皮疙瘩这种东西都已经免疫;至于随时随地kiss一下这样的劲爆镜头我从少儿不宜时看到现在。他们年轻时也有过不少的冲突和争吵,但现在回头看好像都是为了他们现在的美满而设置的小关卡和小障碍。
网上流行一句话,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相爱。如果以此来衡量和评判,那我一定是哈佛毕业的。
难道在这样一个非典型的中国家庭长大就没有缺点吗?当然有啊,最大的问题就是有这样一位母上大人的存在多少会让你有些自卑。怎么超越她是个难题。比如,如何让自己在当奶奶的年纪看上去像三四十岁的少妇;如何让自己不失去赚钱的能力;如何永远把体重控制在两位数;如何不松懈、不懒惰的用精致的妆容和得体的着装去面对他人;如何在有危机时能够拿定主意、拍板定夺并且有勇气去承担一切。光是想想,就觉得好棒但又好难啊。
END.
谢谢你不吝点赞或评论。转载请务必简信联系,还望体谅原创者的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