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斌
卫庄村没有姓卫的,这是我很早就疑惑的问题。因为没有明文的记载,也没有口口相传的故事,所以,有关卫庄村名的来历,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和定论。
有说原来也有姓卫的,后来因汾河泛滥,整体迁居外地了(一说小梁乡一带的卫姓,就源自卫庄),但都缺少切实可信的证据。最近听到一种新的说法:卫庄村名的由来,可能与商代的耿国有关,是耿国古城驻扎卫戍部队的地方。细细一想,觉得也有一点道理,可以做为一说。
耿国故都原址,就在如今的柴家乡山王村,跟卫庄仅一河之隔,相距不过五里,做为屯兵之所,正是合适的地方。卫,有保护、防护、保卫的意思。老写的“衞”字从行、从韦。“韦”意为“层叠”。“行”指“出行”、“道路”。“行”与“韦”联合起来表示“安全部队沿路左右排成两层人墙”。本义为:安全部队沿道路两侧警戒。《说文》里说:“卫,宿卫也”。《战国策·赵策》更有:“以卫王宫”。正如屏卫京都的天津卫,辽宁“前卫”的“威海卫”,西藏边上的“卫藏”一样,在耿国都城的边上,有一个叫卫的村庄,也很合情理。
卫庄村虽小,但却是个古老的村庄,近年村民在村北挖沙动土,经常有民间古墓被发现,从出土的陪葬品来看,能准确断代的,可以追溯到汉代。
解放前,卫庄村庙宇繁多。据村中长者回忆,能够记名的就有:祖师庙、娘娘庙、三官庙、土地庙、禹王庙、关帝庙、文星庙、观音庙、镇宝寺等十多处。从现有的地名和巷道名中,还能揣测得到古代先民的余韵遗响,比如村北有块高地,名为“冢子”。冢,多么古雅的文字,本义指的是高而大的坟,从中不难看出历史文化的久远影响;有条沟,名为“鞑子沟”,据说是杀死过鞑靼人的地方;村中一条主巷,名为“沙门道”,可以想见当年村西镇宝寺僧侣沙门出入频频的景象;还有“土地坡”,明显就是土地庙所在地。关于卫庄村的土地庙,从遗留下来的碑记中可以知道,为“乡贤张世福率众重修于大明万历十九年”,可见其渊源久远。
卫庄村又有七沟八坡九疙瘩之谓,名称也很有趣味,可以顺便一提。七沟曰:哑巴沟、柳树沟、榆树沟、马夹沟、鞑子沟、窄窄沟、近头沟;八坡曰:张家坡、车坡、土地坡、黄家坡、柿子坡、西坡、东车坡、罗家坡;九疙瘩曰:冢子疙瘩、车坡疙瘩、杨树疙瘩、柏树疙瘩、巍巍疙瘩等(因为记忆不完整,有些名称未能完整记述)。
无意于村名地名的研究,见《河津风采》近日有关“河津地名来历”的征文通知,觉得可以对自己出生的村庄说上几句,虽然粗浅无章,希望可以抛砖而引玉。
��=�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