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马”

有一种娶亲叫“娶马马”。



图片来自网络

今儿看到一句话,说“玉环上马马不支,飞燕上马马不知”。搜了一下飞燕的资料,发现是江都中尉赵曼的家伶冯万金与江都王孙女姑苏郡主通奸淫乱怀孕所生 。扬州人?我又搜了一下,古扬州是大扬州,相当于一个省,地域范围更广,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扬州市。江都王的范围到底多大不知道,但是肯定是江苏人,而姑苏郡主叫“姑苏”明显就是吴方人,历史也记载赵飞燕属于吴郡人,那就是现在的苏州人。看了这个资料,我以为飞燕瘦一方面是为了争宠,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她就是“瘦马”!

这里很多人就好奇了,什么叫“瘦马”?

古扬州女子一直以瘦为美,穷苦人家长得好看的女子会被送到专门机构进行调教和培养:一方面,对她们节制饮食,使其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保持体形瘦削、苗条;另一方面,除了教她们学些“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外,还习些女红、裁剪,“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再就是教她们学会“曲伺主母”——掌握服侍主人的礼仪和技巧。这些女孩子到了十五六岁,就成了闺中待沽,希望能遇到个有钱的好主,能卖个好价钱。据《续金瓶梅》所记载,一位一等“瘦马”能卖得一千五百两以上的银子。“扬州瘦马”全盛时期,扬州从事“瘦马”业的牙婆、驵侩有数百人,此外,还有更多彩衣、脂粉、香烛、玉器、漆器、抬轿、吹鼓等靠“扬州瘦马”吃饭的外围产业。

这种被专门调教的女子就是“扬州瘦马”。

但是“瘦马”作为一种高价“商品”都是被富商或者达官显贵收藏的,一般人根本就无法消受这样的“商品”。所以坊间经常说的“娶马马”更有一种崇尚娶才貌双全女子的风气,倒是不在乎女子是否家室贫寒了,也更不是贬低女性 。像“妙选人才办装束、千金散尽何足惜”“扬州岂必多歌舞,卖尽婵娟亦可怜”等诗句也的确只是酸腐文人的一种吃不到葡萄的酸妒感。

虽然时代变迁了很多,但是我们从小就听到的“儿子长大,要娶马马”的话,却一直是个印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是否也想我一样。 北方的冬天,是甘冽的风吹到骨子里,从十月中旬的秋季至此,我已经骑了近两个月的自行车,骑车的原因...
    亲爱的阿道夫阅读 318评论 1 0
  • DAY2/高效阅读 1年113本书? 对于俩娃妈,加班狗,13本1年已是可喜可贺! 一目十行,我...
    小妍XY阅读 215评论 1 1
  • 早起^_^ 锻炼,今天出门吃饭,逛操场^_^ 练字,一天概率论笔记 记账,支出34(吃饭,我可能是一个饭桶) 学习...
    丁水姑娘阅读 208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