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勇于突破四部曲,不要被过去经验和习惯把我们束缚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勇于尝试,敢于突破现状。
我回看了一下我自己这几年,其实每次需要突破都是退缩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一样可以做到。昨天跟女儿谈起如何跟别人打招呼或者跟陌生人咨询。女儿说:不敢,我害羞!我想说:我经常这样的,其实我自己比你胆子还小。哈哈,但是跟孩子还是说,试试看!女儿说:我相信行,我一定行。
每次突破认清现状,我们首先要搞明白,深刻的意识到:经验有时会障碍我们,甚至伤害我们。发现错误观念的存在,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我的偶像王阳明就比较能够利用人们的这个缺点儿,用来对付经验十足的土匪。那些土匪们身经百战,太相信自己的经验,政府的官员以前每次剿匪失败后都会撤兵。他们以为王阳明也一样,果然经过几次剿匪不利之后,王明的官兵也退了。
其实这只是假装退兵,就在那些土匪们,开开心心的在庆功会上喝酒的时候,王阳明的兵突然杀回来,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土匪就这样被剿灭。
练习觉察能力,自己在哪些方面是太过于相信以前的经验。或者,自己那些地方,是无意识的去做的,这些无意识,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觉察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去观照呼吸,或者每日睡前写日记反省,等等都可以用。觉察力,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运用正面积极暗示,很多时候,内心的恐惧是无意识的,盲目的。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因为害怕不够而不断的买买买,不断的积累脂肪和财物的时候,停下来,摸着胸口安静地告诉自己“我的富足的,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当下的需求了。我是安全的,不用太多脂肪来保护自己。我是圆满的,无论如何我都会爱我自己”“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
创造有利环境,有时候我们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会比较差,这时候就可以借住外力,去创造一个自己不得不按照自己计划行动的环境来。
比如,我认为分享是让自己快速学习成长的好方法。前段时间李老师要我分享,到平台讲课,我总是觉得不行那永远不行。还是得列出计划分享出来。
当自己一个人决定讲课了,底线是下个月,每天日记分享一个方面就很正常了。但是,如果你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每天累积一点,你就会朝着目标前进,透过环境学习带动就是力量。
努力创造适合自己奋斗目标的环境,其实没有多难,比如刚开始日记群。每天必须写一篇日记,如果没写就乐捐,否则就得被抱出群,这就是环境带动的力量。它会给我们一个不得不坚持的理由,一个努力向上的氛围,卓越有时候仅仅是因为习惯不同。
早课收获:最后一爻,九五: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观其生,观民也。
今天学习的上九,来到了最上面,观卦之终。上九好比工作中退居二线的人,在家庭中相当于祖辈。属于爷爷奶奶辈的,我们既要观自己、观别人,也要被别人观。
整个观卦,是一个大的艮卦,艮为山,上九站到了山顶,站得高,看得远,上九,阳爻居阴位,不当位,此时要居其位谋其事,不可有僭越之举,要随时反省自己,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该做的。
六是童观,从小孩的角度观;六二是窥观,从女孩的角度观。
观的角度由小变大、由远及近、有片面到全面,真正的观应该用天地之道来观,到了上九,应该全面地观自己的一生,避免自己身边的人少走弯路。
观别人,可以帮我们扬长避短,观自己,可以达到“无咎“的状态。
志未平也:上九虽然走到了很高的位置,但是还有志向没有得到实现,到了上九,物极必反,阳极变阴。
六二窥观,讲女孩子的时候就要想到男孩子不可窥管,男孩子要坦坦荡荡的,
上九一变,阳变阴,变为坎卦,坎为沟渎,寓意为不平,上九居高临下,但是比较尴尬。
整个观卦给我们的启示:无论我们出于什么目的去观,都要用心去观,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观,心态要正,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去观,要避免童观和窥观,我们观人、观物、管事,既观自己,又观别人;还要内观。
学习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换句话,管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接纳自己的不足,最后加以调整,就会越来越优秀,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接纳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不足。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洪敏的一段话:“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
读经计划:2019年4月16日农历3月12日,星期二 晴 团团6岁357天读经第131周第2天,累计887天读经方法:
137读经内容:《成语接龙》六
《唐诗三百首》第7章,
《易经》第48卦,第49卦
妈妈朗读孙子兵法第21遍,论语第15章36遍.第16章16遍。
女儿:女儿知道我今天要去上课,提前把有些作业做完了。但是我查看了一下她小练的字,看得出她是有点赶才写完的。
针对这一点,我昨天没有启发她用哪种方法做得更好。我想这是我今天要去做的。
买面包篇:
中午还没到家,女儿给我打电话:对不起妈妈,我刚刚特别饿,所以我就在麦洛菲的店里买了蛋糕吃。我买了两盒雪花膏,还有两盒面包。而且阿姨还送了一个盒子给我,这样星期四我去春游的话,我就不需要买什么吃的了。
听了女儿的话:知道孩子去到担心了,他可能在想妈妈会怎么样呢?妈妈会不会骂我呢?我接过电话:没关系,你有你自己的选择权,能否在下次买的过程当中先征求一下我呢?
看得出女儿当时非常的开心:谢谢你,妈妈,我爱你!我知道了。吃完了面包赶紧自己去读英语书了。
其实孩子做什么?他都需要被妈妈的认可。我如何认可孩子,再来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方向。其实这也是同理心的心态,我当时在想,如果我是孩子,我应该希望妈妈怎么回答我呢?这样好像就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