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听到大道理的反映说起,这里引用一句《道德经》的话: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老子把这个反映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我理解的上中下并非是把人的智慧分高中低等,而是说的我们对待新的规律和知识的态度及理解的层次。可能我们每个人在某个特定的领域都会扮演上士、士士、下士的角色,也都有各自的对待道的态度和方式。你可以去实践,可以时偶尔尝试,也可以怀疑回避。
这句话百度百科的解释为:
上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
中等人听了道的理论,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
下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
从网上找个四个我喜欢的版本解说: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南怀瑾:真高明的人一闻道就悟了,并且百分之百地奉行。
白岩松:最优秀的人,知道一个大道理后,二话不说就去执行。
林语堂:有志的人,所以闻道就努力不懈地去实行,绝不间断。
樊登:境界很高的人,听到了真正的“道”就能坚持去践行。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南怀瑾:这种人听尽管听,说是不信吗?却又每个礼拜天一定上教堂祈祷礼拜。一到初一、十五,便一本正经跑庙子,上香拜佛。平常庸庸碌碌、随随便便,好像只有那一天才有菩萨、神明显灵,其他时间,胡作非为都可以,这便是若存若亡。
白岩松:中等人听到一个大道理后,一边执行一边怀疑,这事行吗?
林语堂:普通的人,由于识见不足,认道不清,所以觉得道似真似幻,若有若无。
樊登:中等境界的人听到了“道”,认为有道理,但是并不太在意,难以去实践,或存或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南怀瑾:还有些人,听人传道说法,自认为最高明,认为别人都是神经病,一笑,就走开不理了,这就是“其次,侮之”的典型。
白岩松:下等人则是哈哈大笑,估计还得爆两句粗口,什么玩意儿这是?根本不理会。
林语堂:俗陋的人,识见浅薄,根本不晓得道为何物,听见合于道的话,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以为荒诞不经。
樊登:“下士”这一层次的人,听到一个高妙的道理就嘲笑,说“太逗了,这样做根本就行不通”。
我的理解:
老子所说的第一种人,南怀瑾认为是高明的人,白岩松称之为优秀的人,林语堂说是有志的人,樊登把这种人看做是境界很高的人,说的都有道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人。这样的人,当他看到一个好的道理,或是前人的经验,励志名言,新的知识,有着开放的思想态度,愿意去思考其背后的深意,并结合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的实际情况,认可了这个理,也愿意把道理做为自己行事准则。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正如卡耐基所言:只有打破惯性思维方式,并且知行合一,才能够将我们学到看到的理论变成生活的指南针。
第二种人,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黑格尔说:熟知非真知。有时候我们只是自以为知道,实际上理解的不深。所以感觉不能付出行动。正如有人常说的一句话:道理我都明白,为啥还是做不到呢?实际上真的都明白吗?所谓的明白,可能也只是一知半解,这种情况容易只是在心里想:“我这次真的要去实践了”,但实际是:根本什么都没做或半途而废。只是嘴上说知道了,说三个字很简单,但是实践是一个复杂困难的事,如果对理论知道的不够深刻,在实践中一点阻碍都会动摇我们的决心。能搞懂理论,相信理论的人少得可怜。现实社会中80%以上的人都不相信理论,讨厌听那些大道理,只看现实层面。(如果你告诉一个人,做什么可以挣钱,他大概率是不信的,不信所以不可能去行动,等看你真的赚钱了,他才会相信,然后才能更有动力去行动。)
第三种人,认知不够,对那些道理没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也不愿意多想,因为缺少对知识的好奇心,也缺少耐心,听了觉得那都是费话,对自己没用。用两个字总结就是:呵呵!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提出过
个人构念论的观点。个人构念是由个人过往的见识、期望、评价、思维等等所形成的观念。当我们遇到相同类似的事件及场景时,我们习惯用经验来对这个新的问题作判断。当一个人认知能力很低时,脑海里的个人构念就会趋向于单一,缺少灵活性。所以思想容易狭窄,你误认为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对策。
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共同编写的一本书《知识的错觉》讲:智慧来自于外部,而非来自我们自身。大多数人感觉他们对世界的理解非常细致、连贯和有深度,但实际情况比这差远了。这种现象叫做:解释性深度的幻觉。
正如查尔斯·达尔文所说:无知比博学更容易给人带来自信。这种认知偏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
看这张图我们就更能明白:无知的人往往最自信。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无知这件事根本不知道”。所以他们沉浸在自己虚幻的优越感中,以为自己比其它人都优秀。达克效应被心理学家认为元认知能力的缺失。佛拉维尔提出元认知的概念,指对个人学习、思维活动的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你要具有自我反省、自我觉知、自我完善的能力。元认知能力缺失的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这种情况我们很容易跟一个词联系在一起,这个词叫做:固执。固执的人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认识,会将一个观点坚持到底。
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固执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他认为,人都会遇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承认事实,一是找到一个理由来维持平衡。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失调。
而固执的人面对跟自己相左的意见时,会异常敏感,异常自尊,拒绝反省、拒绝倾听、拒绝学习。
说到这,我们会发现上面所说的很象我们身边的一些老人,家长,我们会感觉有时侯跟他们沟通起来很费劲。其实就是这种情况。因为长期的习惯性思维和经验,有了思维定式,不会变通。让他们很自信。因为本身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
我们也可能想到身边的一些年轻人,身上也会有固执的特点。或是我们自己也偶尔对某件事存有毫无逻辑的执念。不管是思维定式,认知失调,还是面对挫折和焦虑开启了自我防御机制。固执本身就是一种认知错觉。
只有获取知识量才能看到自己的差距,但是固执的思想又让他们拒绝倾听和反省,就变成一个死循环。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刷新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真的很难,除非有一天真的学到了知识或一个事件让他真正的反省。那才是进步的开始。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会是我们前进的一个屏障。所以改变固执心是我们面临自我修身的第一要事。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如果一个人总是看不习惯周边的事,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什么事都觉得挺逗乐,这时候我觉得是最该反思的时候。
所以时刻保持空杯心态才有变好的可能性。
长大只一瞬间,成长却是一辈子的事。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我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