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在不遗余力的挤进大城市,包括曾经的自己。大城市毕竟机会多一些,我的一个朋友曾说:回到一个二三线小城市,一个月整个三五千块钱,生活都不能有提高的可能,怎么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是啊,孩子的教育。纵使自己可以率性一些,比如我,离开城市返回农村。孩子的教育呢?未来的我,还是要返回城市,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因为子女教育的问题。
前几天,在和村里人闲聊时,聊到上个世纪。那个年代的人,以贫穷为荣,子女在这样的荣耀庇荫下,也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机会和升迁机会。而短短二三十年,社会的教育资源分配上,调了一个个儿。
不能不说建国近七十年,整个社会是不正常的。但这是一种必经的常态,常态下,个体的命运很难抗争这个规则。
于是乎,之前的几十年,似乎是这么一个定理: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未来。
今天早上我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篇博文,标题是《一件小事反映出来的阶级固化现象》。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重点小学的学生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和面对未知的知识的态度问题。因此作者得出了,阶级固化很严重了。
作为一个从农家走出的大学生,我深深地知道,对于知识的求知所面临的巨大的成本。因此所带来的思想上的禁锢是非常强烈的,或许,这一点对于家境殷实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这就是阶级分化的现实,并不完全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
以上只是其一。其二就是物质条件所带来的格局问题。格局源于眼界。说实话,我在工作之前,去过最远的距离就是省城。为此,在工作后,选择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可以经常出差,倒不是为了可以顺便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弥补书本上和先天的各种不足,拓宽眼界。
因此,在毕业工作六年时间里,我走遍了北方所有省份。着着实实地增加了不少见识,也将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了实际一回。
我之前说过,卖鸡蛋两年,自己对于第一年拥有到现在不离不弃的老客户,心里是有特殊的感情。这不是套话,而是真话。
作为一个要背景没背景,要资源没资源的农二代,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恐怕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可我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倔强的因素。大概是小时候的经历使然,见惯了父亲,为了生存不得不低头的场面。心底地自卑一直刺激着我,对外表现为强烈的自尊。至今仍然记得一个场面,一个叔伯兄弟结婚,父亲低三下四的求着本家的一个哥哥,想给我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看着他们皮笑肉比笑的脸,我心底地自卑瞬间窜起来。拉着父亲边往门外走边说:“我靠自己,谁也不靠!”
“不信但看杯中酒,杯杯敬向富贵人。”同样的资历,不同样的环境,最后所有的结果却也是迥然不同的。所以我特别理解那些,我的同龄人奋斗在北上广深,其实并不完全是为了自己。寒门再难出贵子,不是玩笑话。而是寒门之子,将来要面对的生存环境会严酷很多。
所以说,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未来。当然,屌丝逆袭是有可能的,但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而我正奔走在逆袭之路上,至于未来如何,大概只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