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老师说:“找一段恬静的时光,给自己泡上一杯茶,手捧一本书,默默的阅读,让自己和作者进行思想的对话与交锋,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也是很多人常见的阅读方式。”我们每个人喜欢这样的阅读。但我们对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风格了解吗?文字诞生之初,阅读并非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我们来一起走进阅读之路,了解阅读。
一、阅读方式的演变
1、自然之书
在没有发明文字前,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阅读来认识各种事物,趋利避害。
2、朗读
创造文字后,阅读最初规范是朗读。朗读需要同时调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同时还融入一定的情感在其中,努力为听众创造一种特殊的效果。从公元前4世纪一直到公元10世纪,西方人阅读的方式都是大声朗读。朗读要求读者必须读准字音,对文字有较为准确的理解。我们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可以训练学生朗读。
3、默读
公元10世纪后有了默读。默读比朗读速度快,可以一目十行,不认识的字可以跳跃过去。
阅读是人的基本权利,阅读力的养成和提高也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何去阅读一本书,奥古丁斯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既不利用书本当做思想的支柱,也不像相信闲人的权威般相信它,而是从中截取一个观念、一句警语、一个义项,将它与保存于记忆中的反思联系起来——如此并产生了一篇由读者作出的新文本。也就是我们读书要读以致用,学会融汇贯通。不带功利性读以致乐。
根据人们的阅读方式的不同,将人的阅读分为两种风格点式阅读和面试阅读。
逐字逐句的阅读是点式阅读的典型体现,它的基本流程是(1)眼睛看到文字;(2)脑中发音;(3)根据发音去理解文字的意义;(4)将这些零散的文字意义组合起来,最终整合和理解一段意义完整的内容。所以速度慢,它相对于阅读速度来说,一分钟最多250字左右。而面试阅读是一种一目十行的阅读。它阅读的流程:文字——理解。它让你有一种阅读的“飞奔”感。同时,面试阅读还能够平衡和开发掌管空间、图形、绘画等视觉形象思维的右脑。这样阅读时可以双脑并用,而且可以通过左右脑的密切合作来处理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不管哪种阅读风格,取之于我们的阅读习惯,取决于我们的阅读目标。
四、唤醒图像记忆的功能
高效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的速度快,而且体现在能够记得住所读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核心要义。每个人都会同时使用两种记忆方式:声音记忆和图像记忆。声音记忆抽象记忆文字符号,我们的感官对图像记忆比较敏感,我们要呼唤图像记忆让我们的阅读效果达到最佳。
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了解了阅读的方式和风格,我们一起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