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头条愚人俗语,文责自负。
李筱懿老师在她的畅销书《情绪自控》里讲述了她离婚时,对待孩子问题的故事。
孩子抚养权争夺打官司时,她的一位律师朋友对她说了一段话:“筱懿,离婚官司是一场持久战,过程对于孩子伤害特别大,我看过太多的家庭,孩子判给妈妈后,和爸爸的联系越来越少,最后就只有妈妈;而判给爸爸,绝大多数妈妈都不会放弃,她们会定期如约照料孩子,孩子最终能够同时拥有爸爸和妈妈的爱。当妈妈,就是给孩子的人生托底,你没见过父母撕扯过程中,小朋友多可怜。”
律师所说的这段话,对我也有所触动,引发我四点感悟,分享给你。
1.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不等于不爱孩子。大多数的妈妈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并不是因为她们不爱孩子,正是因为她们太爱孩子,希望减少孩子的痛苦,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事,成年人的异常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此无论未来遇到任何问题,请将孩子的幸福感放在第一位,这样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2.不要把成年人困难摆在孩子的面前。每个人都有一段至暗时刻,也许是经济的不宽裕,也许是情绪的不稳定,而这段路注定要你一个人趟过去,这种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而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让她快乐健康成长就好。因为你告诉孩子,她也不可能帮到你而且还会让她忧郁不开心,甚至影响她的性格。
3.离婚是成年人的事情,对于孩子,父母并不亏欠。很多的父母离婚后,都觉得自己没有给到孩子完整的家庭,总觉得要补偿孩子。其实没必要这么想。筱懿老师说:“每个孩子拥有的东西不同,人与人之间没有必要做比较,你也有很多其它人没有的特点呀。”虽然离婚了不能常常陪伴孩子,但是你努力的样子成为了孩子的榜样,你尽全力奔跑的样子成为了她生活的一束光。
4.不要让孩子左右为难。当一段感情结束,那是成年人最终的决定,不管大人的决定如何与孩子无关。你只要告诉孩子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样,我们都是爱你的。而有的父母却把孩子牵扯进来,让孩子来做决定是选择爸爸还是妈妈。
电视剧《玫瑰之战》顾念和宋嘉辰也是为了女儿的抚养权打官司,法官把选择权给了孩子。女儿宋熙童在法庭上哭着说:“爸爸我知道你对我很好,更愿意为我付出一切,可是我想靠自己的能力,而妈妈把我当成大人,我和妈妈在一起很轻松,我选择妈妈并不是因为我不爱你,那是因为你还有奶奶照顾,而妈妈她只有我。”听着这段话,作为父母的你们是何感想?
因此,成年人的世界尽可能的不要让孩子掺和进来,我们只要告诉孩子:无论结果如何,爸爸妈妈都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