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王老师今天先读了这本《写给孩子的艺术史》,其中看到《蓝色狂想曲》,想起了我最爱的一部日本动漫《交响情人梦》里演奏这个的片段,特别有意思,和大家分享。
在动漫中,演奏这个曲子的乐队特别有意思,由一群每个班里别人眼中的“奇葩”、“差生”组成,开始根本不被大家看好,不相信他们能组成交响乐团,毕竟交响乐团在《写给孩子的艺术史》中也提到,需要高度的配合。但是他们做到了,并在乐团的演奏中,逐一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到无能为力,特别让老师感动。
音乐类书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补充阅读以下四本:
1.肖复兴《我的音乐笔记》(语言的尽头是音乐,但是这本散文的语言优美的足以描述音乐!)
2.资中筠《有琴一张》(在当代,能被称为“先生”的女性屈指可数,资中筠算一个,她是有名的学者、翻译家。资先生这一生,活到老学到老,80岁以后,她每天坚持练琴,现在她87了,已经开了好几场演奏会,还正式出版了一首钢琴曲。曾经有人说,在当代,资先生的风度几成绝版!尽管她一生坎坷,但她却说“胜有琴书不自怜”,老师读来几度眼角泛泪,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3.田艺苗《穿T恤听古典音乐》
4.《古典音乐大百科》
1.24阅读分享的建议
同学们晚上好!夜深了,你是否和王老师一样沉浸在书香里呢?今天和大家分享另一种读书笔记的方法。昨天雅言同学分享的积累好词好句,是一种方法,王老师在高中除了这种方法,还喜欢用另一种,就是把文中那种讲道理的句子+所举的例子+我认为作文可以用的一些话题,用这种方式来积累。这样,如果写作时遇到相关对应的话题,我就可以轻松调用脑子里的积累,来进行举例论证
我举了两个例子给大家看,这本《写给孩子》里好词好句并不多,但是开篇就给我们介绍了好几位特别有个性,独树一帜的作曲家,我觉得很有意思,让我大开眼界。艺术世界并没有标准答案,暂时不能为大家接受的,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观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可能你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听起来并不主流,比如我之前听到一个故事,一个清华还是北大的大学生选择去养猪卖猪肉,听起来好像很匪夷所思。但是人家最后把卖猪肉这件事做得特别有智慧,所有人都很佩服他。这个故事我一时找不到了,找到了再于大家分享。
所以,从《春之祭》这个故事,我得到了一种力量,就是我们不要轻易因为主流的眼光去否定自己。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值得你付出努力去创新去尝试,不妨试着坚持。当然大前提这件事要遵守法律法规啊哈哈哈
第二个节拍器的故事我也觉得很有意思,虽然老师弹钢琴好多年,但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节拍器可以组成一首歌!包括第一个故事《无声的音乐》也是,太奇妙了。所以当我们写和“美”有关的文章时,要是你能举出这两个例子,并言之有理,哇,你简直是三百份试卷里最特别的啊!
以上读书笔记是一种思路,大家可内化后自己活用。如有不懂,或记了希望老师帮忙看看,可以私信我或直接发到群里 !
好啦,王老师今日阅读分享任务完成,还没接龙 的你你你加油 !
1.26阅读分享
同学们好,这是今天王老师的积累和分享,附上两组歌单,一个是我非常喜欢的萨蒂的《裸体之舞》,之前一直没想明白,这首曲子和裸体跳舞有什么关系?看了书终于懂了,原来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作曲家为了吸引大家听曲子喜欢起奇奇怪怪的名字!好吧!这再一次证明,一个好的题目有多重要,大家写作文也要重视啊!
第二个是我今天积累里写了的巴托克的一组曲子,非常有意思,与大家共赏
最后发布一个作业,这个作业细则我已经和爸爸妈妈详细说过了。就是在假期中,需要大家以微团队为单位至少举行一次线下阅读分享沙龙。王老师跟大家同步读书,边读会边给一些分享时的框架建议,大家可以参考。请注意,每次分享需要组长组织大家投票打分(声音、仪容仪表、分享质量、倾听礼仪各五分,总分20分),并将分享人的分数一并记录在英雄榜上开学提交,方便老师评奖哈!以下为我根据《写给孩子的艺术史》制作的分享建议框架@全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