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期间,人们对求神拜佛趋之若鹜,喜欢到各山各庙拜一拜,求一求,祈求新的一年升官发财、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等等。
那么求神拜佛的人是怎样一种心态呢?我们先分析对“神明”的四种态度。
第一种:完全不相信;
第二种:无条件地相信。
前两种情况是两个极端,是极少数者,因为“神明”无法证实或证伪。所以,更多的是下面两种。
第三种:对超自然的力量选择性地相信一点,这属于平时不烧香,遇到事情了就临时抱佛脚;
第四种:对“神明”的态度是选择了宁可信其有,这往往是为了维持自己内心的安定,或者为了给自己一个道德约束,把这种相信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比如,这类人有时会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以此为警醒自己慎独。
但无论是第三种还是第四种,当面对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自己能力难以把握的问题,通通推给他们的“神明”,祈望一觉睡醒之后,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或“神明”帮助解决。
其实,这是一种偷懒,说到底是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神明”,碰碰运气。
现代科学飞速发展,有很多古代难以理解的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发展出非常严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例如怎样找到一个如意的配偶,不用看八字、看属相或看星座,如你可以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个人认识能力和识人能力,一旦遇到渣男或渣女,马上“止损”才能遇到更好的。等等。
简而言之,如斯宾诺莎说的,世界的规律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思考、努力和探究去认识的。
好好与这一位“神明”共处,这位“神明”无所不在,它就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自然规律的总集。用自然界规律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生活问题,比起“求神拜佛”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