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书是万维钢(同人于野)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这个作者是有博客的。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直接到他博客去看最新的文章。
这一篇文章开篇讲到,发生灾害的时候,记者刻意报道哭泣和死者的画面,受到过于煽情的批评。但是,煽情更能抓住眼球,打动人心,获得更多的捐款。文章提到了一个实验,让受试者看一封给非洲儿童捐款的募捐信,而这封信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列举了一些详实的统计数字,比如马拉维有三百万儿童面临食物短缺,安哥拉三分之二的人口也就是四百万人被迫远离家园等等;第二个版本提到了一个叫诺奇亚的七岁女孩,家里很穷,时常挨饿,而你的捐款可以改善她的生活。聪明的读者们也许能猜到,哪一封募捐信会得到更多的捐款吧。第二封募捐信更具体,更鲜活,更“煽情”,相比第一封冷冰冰的数据触动了更多的受试者,得到了更多的捐款。作者将这种“煽情”归为文人思维的体现。
作者由此要推出的,是理工科思维,学会“tradeoff”,也就是学会权衡利弊,做出取舍。文人思维习惯于夸大自己的情感,而理工科思维应该学会权衡。以下引用文章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以下这四件事是许多人想要的:(1)用纯天然方法种植的有机农业;(2)保护环境;(3)取消人口控制;(4)让每一个人都吃饱穿暖。可是这四件事不可能同时做到,你必须放弃一个。有机农产品上的农药残余的确更少,但是如果你考虑到有机农业的低产量,其生产一单位食物所消耗的水和地都比化肥农业高很多,综合起来的结果是有机农业更破坏环境。产量低是个致命缺点。事实上,在没有化肥的时代,人类养活不了很多人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再怎么大声疾呼有机农业也没用。”
通过以上内容,我想读者们应该大概能理解作者所说的“理工科思维”是什么了,说到底,就是“好事儿不能都占尽了”。总要有选择,而这种选择,应该基于理性的分析,包括对科学收集数据和解读数据,包括用实验来观测效果,包括民主的讨论等等,而不是仅凭“好恶”判定一件事的“善恶”,然后就作出决定。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建议可以找书或者找博客看一看。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只要你关注过竞选,你就会知道演讲者“诉诸情感”会更容易拉拢水平不一的选民。因为很多民众,他们能理解的“语言”是情感,而不是理性分析。费孝通《乡土中国》提到,中国社区就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相处,靠道德和礼治。生活在熟人社会,我们的首要技能,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分辨善恶。现在熟人社会已经逐渐瓦解(你会听到抱怨钢筋水泥冷漠无情的声音,熟人社会给人感觉人情味儿更浓),但这种思维,在民众对公众事情判断上,还有所反映。“道德先行”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直接被性侵害的女性“自己穿得骚”,这个“骚”,其实就是一种道德判断。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变成“有能之人”,最关键的品质则是:自控。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感,摆脱情感对自己理性判断的影响是很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诉诸情感的指责和骗局会此起彼伏。比如民粹,比如把没有实效的保健品卖给空巢老人。
同时,你也会发现,时代发展对这种思维有一种纠正。
比如,我们在微博上,既可以看到从情感出发,站在道德高地指责当事人的评论,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如“只要不违反法律,不伤害他人,这是私域的自由”这样的观点。反过来,以前情感上能够自然接受的事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法律和科学的角度进行质疑。比如,某大报官博发了一条新闻,内容是四岁的女孩照顾双脚不能行走的残疾父亲的感人故事(这让我联想多年以前知音的文章《义薄云天,女孩撑起四个哥哥的大学梦》),但是网友却不再轻易吃下这一份“感动中国”,而是质疑母亲哪里去了?看到母亲是智障人士,加上报道的细节,网友们发现,这个“父亲”非法囚禁智力残障的女人,生下了文中的女儿,却没有能力给她良好的教育和幸福的童年。感动背后是赤裸的欲望和恶,人们已经不再轻易被“煽情”。从科学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善女人柳妈”的放生行为已经遭到“引入外来侵略物种”,“放生野兽会伤害民众”等质疑,“放生”这一行为已经不是天然跟“善”联系起来了。为什么善不再必然为善?因为有了“真”的干预。
如果这件事是“善”的,但不是“真”的,那么民众也不买账了。这里的“真”,是符合法律,符合科学,(不可避免地)符合普世价值的。
但是作者要提倡的思想,却不是止于避免情感的喧扰、从法律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看问题。而是更进一步地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对待那些并不是“是非分明”的问题?
如果我们面对的事情只是类似于“把陆龟放生到海里”这样的问题,我们从科学角度做出是非判断是比较容易的。但世界发展纷繁复杂,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更多是“权衡”之后的“有舍有得 ”。讨论不能有效进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双方都只抓住问题的某一个点拼命攻击, 自然都认为自己有理,肯定是有理的,但是解决不了问题呀。
“理工科思维”可以让我们通过讨论和科学实验去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但是这种思维并不是“想要”就可以“拥有”,这种思维对民众提出了比文人思维更高的要求。
我们对一些问题必须有基本的认识,最好还能看懂数据分析表,或者知道应该从哪里去寻求相对权威的解读,幸而现在有已经很多团队致力于科普。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可以讨论和“权衡取舍”的环境。是的,也就是民主的环境。民主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民主的本质就是各方势力的博弈,权衡各方需求,取舍出一个当下看来,“相对好”的路子。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强调警惕“多数人的暴政”,那是因为民主强调各方力量均衡,如果有一个极大的力量让你提建议,这不是民主;有一个微弱的力量想要享受民主,也不可能。所以少数人的声音才需要“特殊照顾”。
我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掌握更多“理工科思维”所需要的“常识”,至少可以让自己家里的长辈免受谣言侵害呀。同时,要提醒自己,情绪是个需要约束和掌控的东西,不然放纵其吞噬我们。最后,要学习权衡利弊和民主讨论的正确方法,至少,不要一上网就跟别人骂架,骂完感受到情绪上的痛快,见识和思考能力却毫无长进。
文章本来就此结束。但我还是想从情感上跟各位说几句,随着越来越多人用“理工科思维”去思考,你会感受到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是的,没有人情味儿,因为强调“各回各家”,但请你相信爱永远不会消逝,只会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你也会感受到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你要相信,道德的力量不会消亡,只是在当下,道德标准正在被重新定位、塑造,会有一些混乱。而正如上文所说,理解一些问题,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从不同角度解读,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如果我们现有的知识没办法让我们透彻理解一些事情,那么选择不去伤害他人,始终怀有善意,应该是比较好的方式了。与诸位共勉,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
豆瓣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