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经常听到:“这一生听过很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曾经也是貌似很努力,但是也没有什么成绩,好像永远在原地踏步,在恐慌时间的流逝的时候还不知如何努力是对的。
最近看了《曾国藩传》《好好学习》这些书籍时,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在坚持写日记,通过写日记他们变得更加厉害了~
为了督促自己继续写日记,曾国藩托纸店专印了一份日记用纸,开始写《绵绵穆穆之室日记》。这段日记体例特别,每日日记分为八栏,分别为“读书”“静坐”“属文”“作字”“办公”“课子”“对客”“回信”,每日按格填写。
——张宏杰《曾国藩传》
所以写笃行日志有助于我们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坚持✊
4.13
我们的个性与遗传因素是有关联的,所有遗传特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独特的个性,通常公认的分为5个类别
1.开放性:从好奇和创造性的一端到谨慎和一丝不苟的另一端。
2.自觉性:从有条理和效率高到随意性和自发性。
3.外向性:从活泼开朗、活力十足到孤独和保守
4.亲和性:从待人友好并富于同情心到挑剔和淡漠。
5.神经质:从焦虑不安和敏感多疑到自信、冷静和心态平和。
上述所有性格特征都有生物学基础。
例如,内向/外向性可以从一出生就显露出来。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在新生儿护理病房里播放一种较大的噪声,一些婴儿会转头朝向音源,而另一些婴儿则转向另一边。研究人员追踪观察这些孩子的成长历程时发现,转向噪声源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为外向的人,而那些转向另一边的更有可能变成内向的人。
《感受爱》这本书里提到,一个人能够感受爱的时候,会分泌大量催产素。一般亲和性的人体内含有更多催产素,也更容易养成说“谢谢你”的习惯。
我们需要学会直面和接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例如,自己自觉性较差,还不能养成早睡习惯。,那就暂且接受。
用不着培养他人告诉你要养成的习惯,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流行的习惯。这就是特定VIP习惯吧,迎合我们自己的甜杏,它可以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只有给人带来快乐的习惯才能长期坚持下去,这也是第四定律的核心思想。
4.11
查看早睡早起数据,早起时间稳定,报告中睡觉时间并不准确,经常因为喝水半夜起来去洗手间,开始玩手机。
尝试过9点后不再喝水,但睡前口干,所以换成7点开始喝水,每间隔一小时喝一次水,每次少量。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睡前喝水的量,减少半夜起床的机率
4.10
昨天红娜的直播,今天斯文的直播都深入人心,因为她们都用最真实案例,自身体验来做分享,发自内心的感受,观察,反思,改善,再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可行的方法。笃行日志给我们带来的复利已经在体现,有些人提升了写作水平、有些人学会了坚持,有些人帮助他人过的更好,而直播是一个直观有效的传递这种正能量方式,把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
笃行者,越来越优秀!
4.9
以前总想着每天学习一个新知识,就能变得很好。现在知道一个人真正的改变和成长往往是通过改造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达成成。
前几天晚上睡不好,因为脑子里挂念着第二天早上的事情,这种心理总惦记一件事情是持续低压的表现,让人容易焦虑,很不好。这也是为什么拖延对身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完成好过完美的想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件事,先做了再说。例如今天工作到1点吃饭,大脑却没有很累,完成任务后心理还很满足。
习惯是有缺点的。它让我们陷入以前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需要常回头看看你固有的习惯和信仰是否还在为你服务。
《道德经》如是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
4.8
又是匆忙的一天~
睡前深蹲2分钟,回顾今晚星元老师直播学习到的内容。
大部分书友表示目前处在3、4阶段。以前我沟通的习惯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后来学会观察对方情绪,考虑双方需求,但是经常会发现对方的需求是我猜想而已,也是个大的假设,对方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知道。所以学会提问,懂的提问显得尤为重要。
星元老师独家的“沟通八大秘笈”由一首打油诗体现。
4.7
今晚加班,不能早睡,庆幸的是完成了2分钟运动~
是什么让我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一来是工作内容增多,二来就是“心流”。
星元老师说深度工作的状态很好,当我们处于心流区域时,就像运动员和表演者处于一样,经历的就是这种快乐和巅峰表现的交融。
我们从工作中或多或少会让自己感到满足,否则你几乎不可能体验到心流。最后希望在这次世界阅读日有更多人加入到读书队伍中~
4.6
习惯无法形成的两大原因,一是无法开始,二是无法坚持。
而微习惯很容易开始,因为目标足够小,所以大脑不会抵触这个行为的开始。
微习惯也更容易坚持,因为目标足够小,所以只要多做一点点,就会超越自己的预期目标,没有坚持的压力,反而能坚持下去。
有效表达的微习惯,这3件小事,我用清单体的方式罗列:
1、听到别人的一个结论,不是盲目地信,也不是排斥性地不信。而是在大脑里多问一句:还有其它可能性吗?这就是一一个人独立思考的养成。
2、倾听时,灵活地模仿、微缩化对方的动作,可能比你绞尽脑汁地回应更有效。
3、只要条件允许,请为你的表达配上一个简图。切记,能图不表,能表不字。意思就是,能用图,就不要用表格,能用表格,就不要用文字。
4.5
今天学习了《超越智商》这本书,分享一下感悟
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傻事?以前一直有个观念,聪明的人做的事都是理性的。听了这本书,首先了解了聪明不等于理性,而且理性不等于逻辑性。影响一个人一生当中的决策不是智商而是理性。
书里告诉大家,人的大脑存在三种心智,系统-,自主心智,占用最少的认知资源;系统二,算法心智,记忆力比较好传统意义上的智商,包含了逻辑推理;系统三,反省心智,也就是理性思维,可以定义为“理商”。
反省心智可以通过后天来训练,如果人是一台机器,智商就是硬件,理商是操作系统,里面需要装好的心智软件。
价格谈判中,先提出价格的占有优势,这个对工作生活中的帮助特别大,锚定效应的讲解很好的解释了谈判中的心理区别。所以谈判的时候先提条件也是一种心理优势。
作者提出了2点方法,一是避免先天的信息加工缺陷,二是考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多具备反向思维。概率的统计不一定科学,需要多- -份反思。
作者提了4个规则,1、避免安装可能对你产生生理伤害的心智程序。2、关注影响你目标的心智的程序,确保你安装的心智程序不影响你目标选择的多样性。3、关注与认知世界相关的信念和模型,真实反应这个世界的心智模式,不要有过激的价值观。4、避免,拒绝对自己的心智模式进行反思和评估。
两个改善方法,认知吝啬鬼存在着信息加工的缺陷,结合这些规则去安装绿色软件。
4.4
今天有点忙,只做了2分钟keep练习,但坚持做了,这就是为什么“糟糕”的健身做法往往是最重要的。懒散的日子和糟糕的健身保持了你从以前的好日子中积累的复合收益。我相信简单地做一些事,如十次下蹲,一次俯卧撑,都可以复利。此外,健身时做什么并非头等重要的事,关键是自己想成为严格遵循健身计划的那种人。当我感觉好的时候,锻炼很容易,但是当你情绪低落时更要坚持不懈,它会重申我的身份。
4.3
锁究竟是防君子还是防小人的?
老一辈的经常说:这锁是用来防君子的,不防小人。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学校门对面有个书店。店里面都是旧书,只要登记上姓名和班级号,就可以花五毛钱把书借阅一整天。当然,也可以厚着脸皮免费在店里看,而我是后者,午休吃过饭后常常会和同学去那里蹭书。
那时,书店墙上有几行醒目的大字:内有监控,不准偷书,不准撕书,抓到罚款!老实说,第一次进门看到这些字时,我和同学都当真了。以为真有监控,感觉自己原来时刻被监视着,心里怪别扭的。于是每次看书的时候,都规规矩矩的,对书十分爱惜,生怕弄破了要赔钱。就连想抠个鼻孔都忍着,免得被监控另一头的其他人看到,让人取笑。
这和掌控习惯里一个故事很像,世上第一台收银机出现后,减少了店里的偷窃行为,大家都成了廉洁的收银员。
以上醒目的大字和收银机就给了我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这种一次性选择的设置往往很好的把我们引向更好发展方向。选择一次终身受益的现象让我心驰神往!也许生活中,我们我可以自行设置更多的触发选择。
4.2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这一天是好日子还是坏日子通常取决于你在决定性时刻是否做出了有益的选择。怎样的时刻算决定性的呢?它是一个切入点,比如我们选择吃午饭,究竟去哪个餐厅,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菜单,但更高一个层面呢?我们其实只能选菜单上的菜,所以如果你走进了沙县小吃,就吃不到田鸡,走进了小叫天就吃不到扁肉,选择面窄了。每次选择都像是站在一个岔路口,这些选择累积一整天后,最终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4.1
根据下图显示,可以看到3月20日后,早起时间由之前8:00到7:30,再到现在的7:00。最大的感触是困,因为早睡时间并没有提前。
给4月里一个flag,明天实行
我发现去年回到家就想看电视,到哪都想着它,因为处处都有它的影子,客厅一台,主卧和次卧也各一台,于是年底卖了卧室的两台电视,发现躺在床上的我就懒得起床去客厅看电视。我们的大脑真的很懒惰,一件事做起来稍微麻烦一点,就很大可能不去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