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加圈内朋友的读者见面会,见到了一些网友,聊了一些创业和肉身翻墙的话题。让我更感慨的是几年过后,再回头看看这过往的经历,发现有些事情当时做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多大用处,但是多年以后你会发现对自己的影响起到确定性的。比如:码字、Steve Jobs在上学的时候逃课学习画画等。当你迷茫的时候可以在当下把一件事情做好的, 多去行动, 先不要老想结果,脚踏实地的把整个过程走完。
也见到覃超,前Facebook工程师,他现在从工程师转型到投资方向了,他的文章很有自己的见解和深度,如在“Sheryl Sandberg 在UC Berkeley的2016毕业演说”中提到3个P,Personalization、Pervasiveness、Permanence。更多关于他写的文章请关注他的知乎或公众号(可以搜索覃超帝国兴亡史)。
也聊到北漂的话题, 谈到北京高房价问题。正好昨天出去办点事回来比较晚,一个人走在满是霓虹灯的马上,想起《北京北京》歌里写到: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他烛骨般的心跳
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在这里失去
211年毕业,那年我二十三岁,我女朋友也二十三岁, 花一般的年纪,也记得我们在校园中散步日子, 可能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最近微信同学群里,看到那些一起对瓶吹酒的少年们, 有多少人干过类似的事件。有图有真相:
时光荏苒回想这五年的北漂生活,是时候做个小结了。
当初的理想实现了吗?曾经的梦想还在吗?
记得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 给自己五年时间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做什么,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一干就是五年,五年我实现了什么?
北京现在北漂有800多万人,从卫星地图上也找不到自己居住的家,到目前为止我搬家4次,从北京北边到西边在到东边, 地图上我已经把北京爬了大半圈了。
5多么神奇的一个符号,一个支配天地之气、梦绕的数字。
我属于哪里呢?北京是我的归属的土地么?
说实话我不知道, 我只是偶然的机会踏上了这篇土地, 并没想扎根在这里。这里见证过我的迷茫与徘徊,见证过我的纠结与失落,最后也见证过我的尝试与行动。 见证过我在这里结婚、生子,可惜没能在这里置办房产(不能怨我幺)。
我的年纪也快到30岁了, 我也把青春奉献给了这座城市。多少次在梦里呼喊着你的名字,北京、北京,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得城市。
你准备漂到什么时候?
我不知道, 我只是一个北漂, 飘到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漂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深深打上烙印,我生活在农村, 初中短暂离开父母,独自在县城上学,大学离开的家乡,另一个城市求学;毕业后又到北京漂泊。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肩上的胆子越来越重,父母的年纪也开始大起来,除了要负责养家,社会的繁杂,我们要面对。
未来不可期, 下一个五年、十年,我不知道是否还在北京, 但我现在能确定的是, 这种漂,还将继续, flighting!
下面是知乎上对北漂的回答,分享给大家,共勉吧。
站在今天是看不见的,也不必看;过五十年再回头,自然就能看到。也许这一代人其实是时代的宠儿,也许这一代人成为了时代的炮灰,也许这一代人挽起袖子改变了这个时代。都有可能。但站在今天不宜多想,多想无益。
看不到未来在哪,但还能坚持向前走,沿途偶尔还能乐呵乐呵。能做到这样的,了不起。
看不到未来在哪,但还能坚持向前走。能做到这样的,也是正常人。
看不到未来在哪,就没法向前走,亟需看到一条出路……这样,就是被幻想毒害的一代人。
借用弗洛姆的说法,安全和自由不可兼得。你想要生活得更自由,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不安。
世界上本没有路,你走过去了,它就是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