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道观神钟,本是潼关的一口神异的钟。关于这钟的来历,现存两种说法。根据清潼关分署西安府抚民同知李天畿所撰《麒麟山钟亭序》记载:“北周大定二十九年(公元609年,即隋炀帝大业五年),河北东路杨氏铸有雌雄二钟。至万历年间洪水泛滥,拥波而至。阴钟至关(潼关)而止,关民聚众,擎悬东岳庙内,后升悬麒麟山上。阳钟流于陕州。“这是一说。另一说则是,来自黄陵县的一个传说。相传数百年前的一天,黄陵一带突降大雨,沮河暴涨,从上游漂来两口大钟。一口钟喊”我到中部(黄陵县古称),另一口钟喊“我到潼关”。结果,一口钟搁浅在沮河的沙滩上,另一口钟漂向下游潼关。此说虽近于荒诞,但也有事实依据。漂到黄陵的那口钟如今收藏在轩辕庙里,铸文明载为明弘治年间所造,已有500多年历史。可惜潼关道观的神钟早已不知去向,无法确证,但这口钟从黄河上漂流而来两说却是一致的。
鹧鸪天·麒麟山道观神钟
道观神钟麒麟山,雌雄钟罄镇潼关。大明万历生灾患,肆虐黄河水泛田。
钟声急,警声连,山川震响奏天然。白云缭绕声扬抑,律吕相生四野喧。
麒麟山道观神钟———
有史书记载,这口钟在黄河里,“摩荡有声”,“出知阴晴”,扣之,则“宫商递变,律吕相生,声扬远闻”。神钟悬在潼关城内麒麟山上的道观里,每日清音悠悠,也给这军事要塞增添了几分肃穆祥和之气,确乎算得潼关一奇。远方游人抵潼,必登麒麟山道观先睹为快。
大约在朝山庙会的前一天,林云翰决定去麒麟山道观瞻仰神钟。
此日,他起了一个大早,便动身上山。当他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太阳升起来了。只见高踞在山巅的道观,祥云飘飘,紫气袅袅,恍若仙境一般。而此际,钟亭的晨钟敲响了。那清脆悦耳的钟声,仿佛天籁一般,在山谷峰巅盘绕,经久不息。林云翰不觉游兴大增,急急攀援而上。
到了山顶,进了道观。这时候道士们正在做早课,钟鼓声和着诵经声悠悠地从殿堂里传出来,煞是悦耳。他顾不得焚香拜神,便直奔钟亭。钟亭建在庙堂的侧旁,四周绿树参天,树上挂满了寓意吉祥的红布条儿。亭前有香火,烟香袅袅,而红色的炮屑落了一地。由此可见,人们已把这口钟视若神明。林云翰步入钟亭,只见那口神钟就悬在亭的中央。由于年深日久,那挂钟的钮儿绣满了绿色的苔藓,似乎就要磨断的样子。而那钟的外表十分古气,上面布满了青雾一般的云纹。用杵轻轻一撞,果然似黄钟大吕,宏亮清越,奇妙无比。林云翰用手抚摸着那钟,心头寻思:以钟上的水状云纹察之,此钟莫非是海里的鲸鱼制成?不然,何来如此巨大?又如此洪亮?他琢磨了半天,终是匪夷所思。每日天色还未亮,道士们做早课前都要撞响这口神钟。大概是经年撞击的缘故,撞钟的杵竟撞残了无数根,光放置在亭角的就有一大堆。清脆的晨钟由山上道观传出,响彻山下潼关城内的大街小巷,于是千门吱呀,次第打开,在悠扬的钟声里,关民们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这一天,林云翰乘兴游了这座古老的道观,亦游了白莲池、印台,还登上山河一览楼,饱览了四望的美景。夜晚他便借宿在道观,做了一回香客。五更时分,他还在酣睡,却被一阵喧哗声惊醒,急忙披衣出门探看,却是上庙会的香客和游人上山来了。只见从山下到山顶,人流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向道观涌来。此时天还不甚亮,山上的人看上去影影绰绰地,朦胧中只听得佩环相撞叮当作响,好似空中飘荡的仙乐一般。林云翰不觉睡意全消,他连忙起身,投入了朝山的人流。
这道观的庙会还颇有一些看头。有烧香的,有还愿的,亦有给神唱戏的。地道的东路迷胡,纯正的老腔影子,你方唱罢他登台,煞是热闹。还有不少小吃摊子,也在庙门前摆得满满的。在悠悠的钟声里,人们虔诚地敬神、娱神,同时也娱自己。一直闹腾到午后,庙会方散。下山路上,那神奇的钟声一直萦绕在林云翰的脑际,于是酿成了《道观神钟》这首佳作:
隔断红尘紫气堆,仙家台殿倚云开。
海鲸制就迷青雾,追蠡年深绣绿苔。
百杵敲残天未曙,千门响彻梦初回。
飘飘环佩空中举,又是朝元礼上台。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