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小书,说是小书,只有巴掌大,32开,六篇文章。但这又是一本大书,至少在我眼里,一百一十多幅(件)画(器),10万字,六篇文章所涵内容围绕“物”和“画”,画中有物,物中有画,从青铜器到现代画,从古诗到现代文(张爱玲),诗中与画中的物,都是我们的生活。所以,我说这又是一本大书。
作者扬之水,《读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我还买了她的两本书,一本是《诗经别裁》,一本是《两宋茶事》,都还未读,先看这本小书,是因为体量小,觉得容易阅读。
翻开书,却觉得远不是那么回事,第一篇,“琴棋书画”图演变小史,在画(壁画)与器物中,分析关于琴棋书画的演变、如何发展,以及性别之异,后来演变成雅与俗的分流,引经据典,在文献中寻找琴棋书画的记载,同时又列举丰富的古画、陶俑、壁画、瓷器等,通过画与器上的内容,把琴、棋、书、画一一铺展,文字虽少,内容极多。
扬之水文字绝不拖沓,把文章写长不难,但写短却要内容丰富,很难。由此可见,扬先生文笔与思维俱佳,据说她还是自学成才,不禁由衷佩服。
其他五篇短文亦是如此,不一一叙述。
作者在后记中说,她自己“无论读诗还是读画,我都缺乏敏锐的文学艺术感受力,也完全没有理论的指导,所关注的只是诗中与画中的‘物’。缺乏者,自然是‘短’;关注者,勉强可以算作‘长’罢。”这本书,不啻为作者自己所短与所长的自白。
而对于我来说,这份短长,皆为我所“短”,所以翻开书读“物”的时光,成为我打开眼睛与心灵审美的享受。
即使因为印刷原因,图片不是高清,有些还略显粗糙,但这并不影响我的愉悦,因为这书,传递的不是这些画和物,而是让我们体会生活中的种种美,如果读了这本书的人,都能用看画的眼光来看待物,那么,何尝不是一种阅读的收获?
2021.1.3读完
附:目录
“琴棋书画”图演变小史
马和之诗经图
从《闸口盘车图》到《山溪水磨图》
山水有情——《山水合璧》观展手记
物中看画——袁旃新作精品展散记
物恋——读张随笔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