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声淅淅沥沥,犹如这个忙碌的周末最后的滴漏。
一周五天全部给了工作,周末,要留给家人。冲上了高三快车道的儿子从暑假开始小周末就不愿回家了,嫌路上耽误时间,在家学习效率不高。也的确是,小周末只休息半天,虽然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来来回回也要占用一小时。用他的话来说,“在家各种休息、各种吃”,学不了多少。于是这一个多月来,我们都是周末送两顿饭到学校,也就因为赶时间平添了几多忙碌。
昨天送晚饭时,儿子说和同学约好放学后踢足球。匆匆忙忙吃完饭,来不及和我们告别就直奔操场,全然不顾刚刚叮嘱过他,刚吃完饭不要剧烈运动。
自从疫情之后学校就轻易不让家长进入了。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进去,老公提议到校园里看看。于是来到操场外,远远地观望。操场上一片生龙活虎热闹景象,乒乓球场、篮球场,都人头攒动。足球场地只有他们两队赛事正酣。距离太远,只见一个个奔跑的身影,看不清任何人的面目。但我们还是一眼就从那一群穿着同样校服的青春身影中找到了儿子,这就是父母的本能吧!看着这球场上的少年,奔跑、拼抢、断球,看起来还有模有样。心中不由多了几分欣慰。一直担心这孩子只知苦学,不知张弛有度。看来还好,是老母亲多虑了!
欣慰之余,似乎又有几丝怅然。想起前几天还和同事感叹,自从上了高中,儿子就开始一步步地远离父母了。现在,每周见面的时间更是缩减到送饭时匆匆一面的几分钟。每次送他到校,看着那瘦瘦高高的背影大踏步走进校门,从来不会回头,就想起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记得还是在儿子两岁的时候,在西安交大校园里抓拍过一张他走在世界地图上的背影。现在,这小小的人儿渐渐长大,正在走向外面的世界,留给父母的,只是渐行渐远的背影,而且,总是坚定地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当年蓬矢桑弧意,不正是为了今天的大步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