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读完On Death and Dying之后,今天有读完了陆晓娅的《影像中的生死课》。其实大二时,我是上过一门关于濒死现象的课程,但是由于老师单点乏味的上课模式,所以对那门因为好奇心所选的课程失去了兴趣。读On Death and Dying又因为英文版本的问题,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收获信息上,并没有引发相关的思考。读了陆晓娅的这本书后,正处20岁的处于青春迷茫期的自己对生死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想用三个短语来概括自己从书中读到的三个内容——“死亡与成长”、“生死权利”“生命的意义”。其中特别喜欢三句话,分享给大家。(1)开始能够认识到我离死神有多远之后,我对什么事情更重要有了非常不同的看法(2)疾病不仅属于自己,而且连接着自我和社会(3)生命如此短暂,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
一、死亡与成长
大多数的电影或者小说情节都是这样:当主人公突然遇到生命的威胁,或者身边重要的人去世,剧(书)中总会有那么一个或一些人重新领悟到活着的意义从而结束原本混沌的生活。其实这样的情节是完全符合常理的。当我上初二时,我的爷爷突发心肌梗塞,当时的自己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待在学校好几周都没有回家,而就在那短短天内,爷爷在医院里经历了一场生命的战斗。当爷爷成功地打完这一仗后家人才把不知情的我从学校叫到医院里。当我知道那个消息的一刹那,眼泪夺眶而出,没有丝毫地由于便跟着姑姑前往医院。当我敲开病房门,眼泪更是难以抑制,那一刻,我轻眼看到爷爷用身边的手帕擦着眼泪,然后扭过身去。后来我得知,爷爷做完手术后的那几天,每天都会到医院旁的那个公交站点等着我。每每想到步履蹒跚的老人,披着外衣,用焦灼的眼神穿透人群寻找他牵念着的人的时候,自己都就觉得无比心痛和心疼。自那以后,自己再也没有跟祖父母争吵过,而且真心地渴望着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们,从那以后,爷爷也戒掉了自己几十年的烟瘾开始静静地享受生活。所以说死亡是有意义的,至少它让太多迷惘的人们不再如行死走肉般踽踽而行,而是真正地去思考自己现有的生活。在电影《阳光小女孩》中,小女孩的爸爸整天为孩子们灌输成败思想,哥哥以不说话的方式坚持追求飞行员的梦想,小女孩的舅舅因为自己是同性恋在学术上收到诟病一度希望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人生,知道小女孩的爷爷去世,他们才逐渐地淡化了心中的执念或是伤痛,乐观地面对生活,并且帮助小女孩实现自己的梦想,尽管最后的表演让观众嗤之以鼻,但是以一家人共舞的方式确实在告诉我们他们都在爷爷的死亡中收获了新的人生态度,而这种新的人生态度,能够让他们收获真正的快乐。在这部电影里,重复最多的词是“winner”和“loser”。在教育中,几乎所有人都在被灌输成功的信念,似乎不成功的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人生,就是遭人唾弃的人生,但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过程——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去展现自己的人生色彩。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使我感触颇深:
“但总有人扛不过去的。关于那些人,我们常常讳莫如深,仿佛提到他们,就是对我们不堪回首的‘曾经’的沉痛批判,会揭开我们粉饰的太平,逼迫我们直面其下的波涛汹涌。那些日子的痛苦我们,由于我们已经平平安安地度过,便被我们无限美化,多少年后我们还可能回自豪地对儿女说:‘当年你老爸/老妈我的高中生活,真是无比美好啊,每次回忆起来都会笑出声呢!’那些痛苦被刻意地淡化,湮没在我们主动添加、扩大的美好记忆中。”
在通向成功或是失败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经历一场未知的旅行,这场旅行的终点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所以最终当我们回忆时成功者和失败者会有不同的论述方式。对于执念者来说,成为一时的“loser”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影响,然而这种执念的产生一定是受教育的影响的,一定是从小潜移默化的环境,让这些充满执念的人那样执拗。前边我们已经谈到死亡会使人成长,使人会对生死产生不同的看法,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划。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濒死的体验,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离死亡如此近,因此一个恰当的生死教育课,一个恰当的成功失败观的传递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室友多么重要。
《生死欲》中的渡边是一个缺乏热情、敷衍生活的公务员,当他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得了癌症不就便会与世长辞后,开始觉得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寻找新的生命意义。于是自己便跟着一个作家去风月场所寻找快乐,但是他发现那样玩乐的生活,肉体的刺激并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最终,他觉得将自己的余生投入到“儿童乐园”的建设上。生命的很多顿悟可能都是当自己离死亡很近很近时才得到的,相信“假如你不久后便会离开这个世界,你要做些什么”,这样的假设似乎能够给很多人思考,但毕竟只是个假设,所以即使是将“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也难以在漫长生命中真正那样地生活。所以生命有长短,任何一躯肉体都将消隐于世间,任何一个灵魂都会灰飞于流年。死亡总是会像一个里程碑一样,见证者活着的人成长。
二、生死权利
生命的到来是很自然的,生命的逝去也是很自然的,但是不幸的,有多少生命在现代社会的种种挤压下慢慢坠落,留下的只是生命的残垣。
电影《死亡诗社》中,尼尔在梦想难以得到家人的支持时,选择用自杀的方式进项反抗。对于他的这一行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最美的青春做自己的英雄,为捍卫梦想选择结束生命自然使很多人都表示敬畏,毕竟有太多的人在面对理想和现实时选择了屈从于现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实死亡的权利不仅仅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因为他的死为父母和他人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当然也有些人认为,很多孩子的降生可能是因为父母的不小心而至,父母完全都没有想过怎样负责任地抚养孩子、教育孩子,只有有生育问题的父母来说,一个小孩的降生才是真正精心策划的事情,所以任何一个人都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但这样的想法似乎太过狭隘,当母亲含辛茹苦地孕育一个生命,当父亲任劳任怨地养育一个生命,谁又能说生命本来就是一种担当责任的体现呢!任何一个生命都有绝对的责任保全自己的生命。不但生命本体不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且任何外界的生命体也没有权利决定你的生死。《小猪教室》中的老师和学生养了一只猪当学生们即将毕业时,按照原来的约定,他们需要把猪杀掉然后吃掉,但是面对这样的抉择,有半数的学生反对履行原来的约定,因为亲手剥夺自己亲手养大的生命是一件何其残酷的事情。当陆晓娅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一个学生发表了自己简短的意见:“谁能决定生命的长短?”也许并没有任何一个个体或者群体能够决定别的生命体的长短,除了自然的力量。
反观当下的社会事实,自杀现象、虐童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到底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呢?也许,我们除了愤恨和懊恼之外,更多的也是对教育的思考。首先对自杀现象来说,做好生命教育比任何知识传授型的教育都要重要。要教会孩子们如何地保护自己,如何正确认识生命中面临的挫折,如何看待死亡现象。书中有句话写的特别好:“父母一定要支持孩子。否则,孩子一定会感到,自己的双脚已离开大地,像一根无根的野草,飘飘摇摇......”其实很多青少年自杀的现象都与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系联系密切,当外界充满生命的威胁时,首先家庭必须给予孩子温暖的栖息地,和牢固的心灵依靠。再谈“虐童事件”,对生命的摧残何尝不是剥夺他人生活权利的体现。对于“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观点自古没有定论。所以我们难以从人性的方面来评论这样一种现象,但是笔者认为“虐童事件”一定反映了部分教师队伍的素质或者部分国民素质的底下,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都没有的人如何能够为人师长、为人父母呢?因此,这样的生命教育不仅要融入儿童教育中,更多的成人生命教育也应该普遍走进人们的生活。
另外特别想谈一下生命和人情的关系,在足够的人情前提下,个人是否有应该主动放弃自己生命健康的权利,他人是否有权利剥夺别人健康生活的权利?可能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会作否定回答,但陆晓娅在课堂上放映的电影似乎带给我们更多这方面的疑惑。在电影《姐姐的守护者》中安娜的母亲为了挽救自己女儿凯特的生命生下了安娜,在安娜降生后的十一年间,安娜的母亲为了守住凯特的生命不断地让安娜奉献出自己的脐带血、白细胞、骨髓、淋巴细胞,但当安娜十一岁时,母亲逼迫她捐出自己的肾给自己的姐姐,她终于不能再忍受了,于是将自己的母亲告上法庭。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这样的做法是能够理解的,但绝对不合法,也绝对与伦理道德相悖,当然站在安娜的角度,自己的做法绝对是正确的,但是面对跟自己亲密无间的姐姐,那样地决定绝对是艰难的。读到这部分时,我甚至将这种抉择迁移到自己的身上,如果是我的一个亲人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会不会心甘情愿地奉献出自己的肾,当然我难以快速地做出这样艰难的选择,很大可能我愿意那样做,因为血肉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但如果受人逼迫,我是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利的。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在自然力量面前是平等的,但任何人面前也会平等的,这种生死权利不会因为人情关系改变,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选择。
三、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讲到“人就是这么奇特,他必须展望永恒,才能够活下去”,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人必须有希望才能活下去、活得好。其实,不妨回想我们的生活经历,我们的生活不都是又一个个小的、大的希望才让我们怀着期待之心努力生活吗?如果一个人的从出生开始,生活之路就一望到底,生命的意义就会想例行公事一样无聊透顶。生命的意义其实正在于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途径创造无限的可能。所以说,真诚地听从自己的内心,享受自己的决定和努力的结果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多数人失去了独立的灵魂。一方面是教育观念的千篇一律,大多数人都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抹杀自己的个性融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斗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也似乎成为少有反驳的真理。但个性的泯灭有多可怕又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呢?首先,一个一生都活在别人的意志之下,一生都做着自己难以喜欢的事情,陷入自己难以融入的婚姻和家庭中的人永远都感受不到生活的畅快,体悟不到生命的意义。另外,少数“扛不住”的人往往会采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被束缚和掌控的人生。另一方面,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多少人放弃了自己而是天真无暇的理想和生命,变成了行色匆匆的人群中的一双焦虑眼神呢,到底是生活压力让一个人不再拥有个性,还是人性的软弱让那么多人放弃自己的灵魂?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忘记具体内容)——生命的意义在于被爱和用心地爱自己爱的人。最世俗的成功有两种——事业有成和家庭美满,而这句话所说的与第二种有很大的联系。我特别赞同这句话,因为只有将自己的人生和养育自己的、陪伴自己的和关爱自己的人联系在一起时才是完整的人生。就像那句话所说的那样“没有一个人会是一座孤岛”,生命的意义在于被爱和用心地爱自己爱的人并不是因为缺少这样的生命旅伴我们会有多么地寸步难行,而是这种爱与被爱的方式和内容勾勒出我们生命的基本框架,并且让我们的生命意义越发饱满和深刻。
因此说生命的意义包括自己的意志和人际关系,而两者的平衡点就是“责任”,那么我们是否有必要为了“责任”而去放弃个人意志呢?也许我们很难用“是”或者“否”来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尼尔为了反抗父亲的意志,破坏了这种人际关系,但我们也很难说这是对个人意志的捍卫,因为生命的结束基本上也使个人意志的履行成为空谈,因此说尼尔的行为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双重的不负责任。当然有很多人为了家人的意志放弃自己的梦想,也有很多人跳出亲人设置的守候自己的理想,但我们不能说前者是怂,也不能说后者是自私,而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就像这个问题一样从无定论。也许对于我们来说,谈生命的意义为时过早,只有经历将近一生的人才有足够的底气和理由去谈论生命的意义,而在我们体悟其中意义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好好守候自己的生命。
谈了这么多不足以概括,我对这本书的所有体悟,生命也远远不会被任何一个作家完全概括到一本书里。当我们遇到各种的社会现象时,请不要过早地批判或赞颂任何的行为,我们需要透过很多综合地看待事物。生命应该给予任何人幸福的权利,而每个人需要做的是不断寻找生命的意义,守护幸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