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离婚律师说,他见过人性最阴暗面的是在离婚案法庭上。他说在没习惯之前,看着两个看似陌生人的人因为家产和婚后琐碎小事撕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他真的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相知相爱最后决定跟这个人过一生的。
电影《婚姻故事》讲述了一名优秀女戏剧演员和男编导因为生活轨迹的变化慢慢疏离,然后处理各种离婚事务的故事。最可悲之处在于,我们竟然要比经营婚姻更加用力的去经营离婚这件事情。
影片一开始律师让两个人互相读一下他们在一起写的那些喜欢对方的点,女主角坚持不读。那是我最爱你的样子,那是我为什么决定跟你过完一生的理由,可是现在,我竟然真的都不愿意去直视它们,我真的想要离开你了。女主角在跟自己律师倾诉的时候说,她没有自己了,她不认识自己了,她把自己丢了。女主律师最后也是很直接的揭开了现代一部分残缺婚姻的事实:人们永远会用不同且较高的标准要求女性。
但是显然,男主在离婚案里略显窘迫,离开婚姻,他面临的是辗转、奔波、面对抚养权的无助,以及失去家庭的归属和自己孩子的认同,让我想到《当幸福来敲门》,我知道这两者没有什么联系,完全是两个不同题材的影片,但是都看得出来男主离开家庭之后有点无力的生活,并不是说离不开女性,而是不论是谁,脱离家庭之后一段时间,总会少不了内心的无助和空荡荡,可是在此之前,我们不都是一个人生活的吗,因为爱,我们才决定跟这个人过。最让我怀疑婚姻的意义的是影片最高潮那十分钟的吵架,那些诅咒和愤恨在那一刻全部施加在对方身上,好像这个人从来都不是我之前爱着的那个。尽管当他们冷静下来会觉得有愧疚和负罪,但是就那一刻给对方的,跟刀子一样已经深深的插在对方心里。不是彻底不爱了,而是在有着自我追求和对彼此有较高期待的两个人来说,婚姻一词对于爱情而言真的过于沉重了,教堂里说的那段承诺和誓词,时间有点太久了,我们都有点疲惫不堪了。
之前一个朋友的初恋,他对我朋友百般呵护,所有人都觉得这对都可以很幸福的步入婚姻,因为朋友心理出现了问题提出了分手,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她男朋友接着给她的,是冷眼、威胁、和无穷无尽的咒骂,她那段日子就好像在冰窖里度过,每天生不如死。我后来问她,你为什么要提分手呢,她告诉我说她明显能感觉到了伴侣的控制欲和自己的不真实,她不敢想象万一结婚了会是怎样的后果,就做出了那样的决定,也没想到分手就让他变成那个样子。
这件事对她影响挺大的,接下来的两年里,她都没有办法投入一段新的感情,在一起的时候他那么爱你,分手之后你就一点都没有想念和爱吗,她说那些爱都被后来的恐惧消耗殆尽,一丝不剩。其实之后男孩子托人告诉她,他想跟他谈谈,他说,之前是他太幼稚,祝她以后好好的,随着时间朋友也开始慢慢恢复,慢慢从恐惧和阴影里走出来。
如果我们不能避免爱最终渐渐死去,至少,我们不要让彼此最后太难堪和窘迫,虽然关系的破裂不太容易做到体面,但是起码不要让最后的一点善念都消失。婚礼上的宣誓,在当时有多神圣和真心,关系破裂的时候就有多扎心和痛苦,离婚官司谁输谁赢,这还重要吗。在豆瓣上看到一句让人动容的话:“爱在离婚诉讼时”,我不想在离婚法庭上才知道你是爱我的。但更不想在离婚法庭上看到人性最丑陋的一面体现在你身上。他们之间还有爱吗,这个问题,它现在还重要吗?男主在给自己找新的理发师了依然回忆起女主最后一次为自己理发时候的温柔,在争吵时还会称呼对方“亲爱的”,男主最后读到女主写的那封信时不禁心酸到流泪。我们都没有错,我们只是对彼此的期望和对自己的要求让我们疏离了,别让最后一点善念都被冰冻。我们依然要记得当初的那份心动,让“我们”回到“我”,我们,我,都继续好好的生活下去,在最后这段千疮百孔的关系里面,我们能不能都保留一点点仅存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