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推开虚掩的门 积极做到专业成长
---听教师专业发展讲座感受
8月27日晚,我在钉钉马云乡村书苑聆听 苏州市关门教育集团刘玮校长的讲座《推开虚掩的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突围与路径选择》,让我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了新的思考。愿意用力推开虚掩的门,积极做到专业成长。
今天的讲座,刘校长从五个方面讲,分别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突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策略和方向。我听得津津有味,也听得感同身受,更听得很有动力。我很喜欢这样的讲座,激励我思考和前进。我的感受如下:
第一、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明晰教师成长三重境界,突破还是停滞取决于我们自己。
刘校长的讲座首先从三个故事开始,洞穴喻、推门喻、马太喻。我记录了马太效应,讲的是赢家通吃。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成功和进步。
我对其中的推门喻故事的感受特别深,比赛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勇气去努力萃取成功?其实那扇门是虚掩着的:我是否有推的勇气?海因斯说的这句话“原来那扇门是虚掩着的。”其实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的时候,是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固定的屏障,做了一个隐忍,这个屏障是可以突破的,就像海因斯在冲突终点的一刹那,他感受到了其实成功的那扇门是虚掩着的。我们所有的乡村骨干教师,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我们应该突破自己前进路上的壁垒,选择向更高的一步迈进呢?
三个隐喻讲了一个好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重境界,一定要有明晰的愿景、坚定的行动和可持续的支持。这三个故事真的给我们很多专业成长方面的意识唤醒,作为一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的教师,有的成了骨干教师或者名师,有的一直在原地踏步,有的选择了得过且过,其实每位教师都可以向前迈进一步,突破瓶颈,获得新的成长点。教师能否做到最好的专业成长,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我们要做一名有理想的教师,有教育理想,渴求成长和进步。我们要坚持阅读、写作、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我们要边教育教学实践,边总结经验和不足,且行写反思和研究,相信我们的教师专业成长水平一定会逐渐提高。
第二、教师的专业成长路上,做好继续教育,做到真学、真悟、真知、真行。
听着刘校长讲座,觉得他讲的继续教育学习的路径很正确,也很真实。我们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要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你自己的优势、确立长远的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寻找专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与策略。
教师专业成长,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可以做有为的研究和无为的研究。有为的研究,终于问题、终于问题解决,指向教学过程,有五个方面,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和教学深引。无谓的研究以追问并体现教育意义为目的,没有具体的问题指向体现着鲜明的弥散性。四个环节:追问教育的意义、追问学科教育的意义、追问课堂教学的意义、追问教育对象的教育意义。
看似无为,其实是带着思考的开放性问题和有着发散思维的思考,“无为”研究有的时候,对于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反而更有帮助。追问教育的意义,教育立足于一个人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教育是农业,春风化雨、四季轮回;对教育问题的思索与探究。刘老师讲到的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之谜,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学校离开校园,应该是去图书馆或者自然界、足球场放松,可是我们看到的却不是这样的景象。刘老师说得很真实,高三毕业撕书的视频,我在去年培训教师的时候,也曾经给与会老师播放过,为何学生高中毕业却不爱学习?是不是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有很多缺失的地方呢?
教师要做到专业成长,一定要真正去学习,不要不懂装懂;一定要真正去领悟,跟着刘校长的讲座,我心中既有惭愧也有对自己的不满,觉得自己思考问题不深入,教育的认识层度也不高,很多需要认真领悟的地方,值得我挤出时间用在学习上。一定要真正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真正去践行,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不能摆出花架子装样子,而是学习就是真学习。网络学习不是只完成了学时,而是真要用心听、用心记、用心反思。想提高、想成长,要把教师专业成长的功夫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三、课堂、论文和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做好了,教师专业成长得更快!
教师想做到最好的专业成长,一定要让自己在专业技能上过关。首先,要讲出一节非常过关的优质课,你的课要让别人信服。争取国家级优秀课、省级优秀课,一点点地去把课上好,很关键,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其实,要写出一定水平的论文或者著作,这是教师专业成长成果的一种展示。
教师写出的论文,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积淀,很多理论知识掌握了或者提炼出来,给别人一些提示和参考,这是最好的一种总结和展示,如果可以形成著作,那更是一种很好的成果诠释。
教师专业成长,还有一种路径,就是课程开发,带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可以做到优化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开发,将课程变得生动和多元,机智巧妙地驾驭课堂,是一位优秀教师最好的成长境界。
一直以来,我都在坚持写作,写作是我的一个优势之处,但是理论深度还不够,还需要多学多读多感知。我也需要在课堂和课程开发上,以后多去用一些工夫,让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更扎实。我希望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可以借助这三大路径,让自己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在稳的同时,行走得比以前快一点!
第四、今天的讲座,我学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和方向,愿意坚持不断努力、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刘校长的讲座中讲到教师专业发展有“三靠”:靠自己、靠同伴、靠专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策略是“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教师自主研修,就是要多读书,多积累教育理论思想、多学习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成长故事,做到厚积而薄发,努力唤醒自己内在的智慧和德行,更好地去成长。
我们要多做好反思,哪里做的不好,教育教学工作中哪些还可待提高,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感想,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思考。我们也要努力做好写作,坚持写作。刚开始写得可能少又不精练,可是坚持几年或者十几年,就会有量变到质变的惊喜,努力去读书、反思和写作,一定会在教师专业成长路上收获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同伴互助策略,就是要做好磨课、沙龙和展示。磨课的过程中,多听大家的建议少听表扬,敢于去接受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沙龙类似论坛,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就会碰撞出很多智慧的火花。展示很重要,就像在一个成长群中,你做一次讲座交流和不做交流,你发言还是不发言,你写不写学习笔记,最后成长的效果绝对不一样。第一次展示可能很紧张、很不自信,可是当你勇于去直面自己的不足,坚持去展示自己之后,你会发现你成长的速度会很快,也会更自信。期间如果有刘校长这样的好校长的帮助,会成长得更顺畅。
我们如果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可以有专家引领,有名师引路、点拨和支招,将会是非常幸运的成长过程。专家引领方式有讲座、对话和诊断。我在网络学习中,觉得自己就很幸运,遇到了一些教育专家,他们总是给我很多鞭策和建议,让我适当的时候知道止步反思,让我不自信的时候扬起自信的风帆,让我在低头走路的时候知道如何更科学探路,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感谢成长路上遇到的帮助过我的每一个贵人,谢谢你们带着我成长!
学习到这里,我们清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要把好教学设计关、目标达成关、教学反思关、课程建设关。我们明确育人管理的方向,学会组织教学、班集体建设、文化育人、家校沟通、对儿童的坚持。课程建设方面,努力学习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生本课程个性化。
我们要多向名师学习、有远大目标也有阶段性目标、充分相信书籍的力量;魔方也是一种学习、怀才,从研究儿童开始,学科研究从小处入手、与最优秀的人在一起、给学生带的东西。
听着刘校长讲座,反思一下我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专业成长我从第一个讲座就是渤海大学的刘芳副院长所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讲座》,刘芳校长的这次讲座,让我知道了教师成长有教师专业成长经历的过程,如果从时间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 胜任型教师阶段、业务精干型教师阶段、专家型教师阶段。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努力朝着专家型教师迈进》。
第二次接触教师专业成长,是在2018年远程研修活动中,我制定了个人的两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之后,我就按照自己的成长计划,给自己设定前进的目标,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突破瓶颈,克服了成长路上的很多困难,包括成长进程的缓慢、周围人对我这么用心努力的不理解以及工作繁忙带给我成长的阻碍,都没有打消我前进的脚步。我就像一只小乌龟,慢慢地向前爬,心无旁骛地爬,相信我会到达我心中的一个个目标和终点,相信我只要努力,一定会让我的学生更受益,让我的教育生活更丰富多彩。
总之,今天的学习,使得我对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更有信心,我愿意在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我会坚持认真勤奋地学习下去,研究下去,平心静气做教师,脚踏实地行动,争取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长!我愿意用力推开那扇虚掩的门,积极做到教师专业成长,不断努力!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