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接触到简书的时候,很敬佩也很羡慕那些签约作者,他们不仅填满了我的碎片时间,还充实了我的内心世界。
我不喜欢称这些文字为“心灵鸡汤”,可能是最近这个词被用烂了的原因吧,我更喜欢称他们为“治愈文字”。不得不说,我们的生活有时候真的很需要这些强心剂来使我们恢复以往的斗志。
我相信人都是有惰性的,这种天生就长在骨子里的恶习,是我们穷尽一生都难以改掉的坏毛病。自从离开学校开始工作,身上的惰性也日渐明显,而当自己发现这点是,竟已是“病入膏肓”的阶段。
更让我觉得恐慌的是,这种惰性慢慢延伸到我的生活中。这种懒惰甚至让我懒得去付出感情。27岁,遇见了现在的未婚夫,爸妈和家里的家长都是非常满意的。而我,却是意兴阑珊。在深夜,会默默地问自己:到底是不是这个人呢?到底该不该结婚呢?当然是没有人回答我的,所有的问题只有靠我自己去解答,去作出决定,然后去承担这些决定所带来的后果。我叫这个为:长大。
告别了小时候什么事情都有大人替我做主的那种心安理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很多未知的风雨等着我去面对。于是也慢慢的产生了恐婚的念头。可是,恐婚却不能不结婚,到了我这个年纪,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都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找对象也成了“大家来找茬”,在第一时间总是会找对方身上的缺点,然后默默问自己,这些小毛病我能不能容忍呢?这些坏习惯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不能被改掉呢?如果答案都是“yes”的话,那就继续相处下去吧,毕竟是要找个人结婚过日子的。
我想这些话不是安慰自己,而是事实如此。
其实啊,我也仔细的想过一些问题,如何让自己在做决定时毫不犹豫呢?——坚定的相信自己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不管这股子勇气和自信有没有来头,都要这样告诉自己:“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
可是,谁都知道,人一生不可能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当发现决定是错的时候,那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就要往前看了,及时止损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不要回味和沉浸在“沉没成本”之中难以自拔。当你发现自己爱上了一个渣男时,要及时的离开他,不要因为你付出了多少年的精力和时间就要继续在他身边耗着......
人生在世更精彩的事情,就是为人处世。和人打交道真的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弟子规》里也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可见这说话就是一门技术(艺术)。
如果说我不想成为简书的签约作者,那肯定是在撒谎。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功近利。要慢慢来,那些成为签约作者的,都是经过了很久很久的积淀的,这种积淀不是看年龄,而是看写作时间。在我的这些日子里,曾经断过写作的习惯,就算是毕业后渐渐拾起纸笔,那也不过是写一些零零碎碎的任性的文字,只是简单的记日记而已,距离这些签约作者的距离还很遥远。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的记录我的生活,并且要坚持记录,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会有人愿意看我的文字,我的文字也能给别人带去些许的帮助和宽慰。
纪念我在简书的第一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