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很对,但是我不听”
人是一种乐于分享智慧的生物。
从出生开始,就不断的接受父母、长辈、老师、课本的警告、忠告与劝诫。
“你要自信要勇敢要谦虚要善良要真诚要勤劳要豁达要珍惜要客观要乐观要广结人缘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要逆流直上勇敢为人.......“
随着成长,自己也开始不断的对着孩子、朋友、同事、伴侣警告、忠告与劝诫。
“你要自信要勇敢要谦虚要善良要真诚要勤劳要豁达要珍惜要客观要乐观要广结人缘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要逆流直上勇敢为人.......“
而更多时候,收获到的是无视、嫌弃、甚至争辩、抵触。
“你没那么重要”
原因往往并不是在那些不接受道理的人错了,而是讲道理的人错了。
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来表达取得的是不同的效果。做事也是如此,同样的事由不同的人来做得到的就是不同的评价。
所以,道理都没错,关键看谁说。
所以在很多时候:
父母的话<老师的话
老师的话<班里最可爱的女同学的话
朋友的话<领导的话
......
你在这个人心中有多大的份量(权重),决定了你所说的话能产生多大的影响。这种份量来自于意识里的认可与尊重。
当有了这一种认可,唠叨就变成了耐心。执拗都变成了有主见。所有的缺点也会被合理成为优点。
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所说的话的权重。
每个人的“底色”不同
财富、地位、权力、名气、学历、外貌等外在因素的多与少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权重。
由于每个人“底色”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外在因素无法提升在所有人心中的权重,
对于创业者来说,再科学的养生知识也比不上商业巨鳄的金玉良言。
对于艺术家来说,再多的生财之道也比不上经典流传的艺术瑰宝;
对于士兵来说,再大的名声利益也比不上保家卫国的责任与使命;
......
当抛开了外在这样的不可控因素之后,就剩下了一个人内在的核心能力。
一个动作僵硬笨拙、呆板木讷,说话含糊不清,做事拖泥带水的人首先就不具备获取外在(财富、地位等)的基础条件,就算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也无法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尊重。
当一个人同时具备了节奏、思维、控制三大能力时,就拥有了协调的身体、稳定的节奏、活跃的思维以及强大的控制,就会成为他人心中举足轻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