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21
桂林阳朔
体验者:四叶草大班小朋友、龙老师、陈老师、朱丽娅老师
记录者:陈艳霞
孩子上课折纸,这个行为老师,家长怎么看待呢?
为什么多数的老师,会约束这样的行为呢?
为什么我的第一反应也是不可以呢?
认为是“上课怎么可以玩折纸?”“再玩给你们收走了!”我发现自己,想要说出的话是“你们不收起来,以后老师就不给你们折纸玩了!”这不是胁迫吗?看来我还有着制压行为倾向呀!
可是,很快,我看到孩子们,一边能够玩着折纸,一边回答朱丽娅老师的英语问题!我觉得他们挺不错的呢!
于是我停下来观察他们!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又可以吸收知识,是不是一举多得呢?集中注意力在那里听课本来就很无聊,我们大人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小孩呢?
哎呀,我感到自己差点又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啦!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限制呢?不是要开放孩子的思维行为吗?
可是有孩子声音真的很大,自顾自的说话,一点都没有课堂纪律耶!到她回答问题了,她还是和另外的孩子开着玩笑,这样真的有点过了呦!我和朱丽娅老师叫了孩子,她也没有回到正题,那这该怎么办呢?我正想着,
龙老师走过来,轻轻的把他们的折纸都收走了,语气平和,说是“给老师来……”孩子们都央求道“等下还给我们……”龙老师没有回应。课堂又恢复了良好的氛围!
龙老师没有任何的批评指责说教,这点真是做得太棒了!
而我还有思维上的小纠结!从不可以的暗示信号到反思、观察的行为,还在找一个合适的解决方式!
是不是可以和孩子提前谈判,立好规矩呢?
孩子的行为是可以亦步亦趋的引导的!
在不影响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孩子们一心多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不是挺好的呢?
老师情绪的稳定,在没有消极结论的状态下处理事情是极其重要的!
待续……
2017-6-21【能量世界1022天】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