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有很多用户,和我一样,对简书的币改是无感的。
简书推出简书钻的时候,我对自己进行了科普,花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去查区块链、通证、Fountain以及steem,对所谓的“基于贡献证明的区块链内容生态系统”有了最初的入门认识。等简书后来轰轰烈烈地搞起“简书钻每日分发”, “CoinTiger上线”, “CoinBene 上线 ”,“简书贝空投奖励”、”FTN糖果空投“这些活动的时候,我每天耳濡目染,对币改的认识终于上升到“噢,简书钻可以变现了,但手续有些复杂”,然后就止于此了。
如果我热衷币圈投资,如果我和简叔是老铁,如果我是蒋坤元,借简书圆过出书梦,以一颗”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赤子之心多次购买“尊享会员”来回报简书”......,但凡我是这些“如果”中的一个,我都会投入精力和时间去研究简书的币改并跟风造势,我也会坚决购买会员并勇于投资,争取成为币改先锋队的一员。
但以上情况我都不符,我甚至对挣钱都不感兴趣。我想或许是我老了,不再接受新鲜事物,或许是我太顽固,拒绝与时俱进。于是我问我的那些简友们(他们和我一样,是纯粹的文字爱好者,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是简书的老用户),你们喜欢简书钻吗?你们看好简书币改吗?看到他们反问回来的那些区块链盲的问题,我知道我没问错,他们对简书钻也同样无感,甚至不如我,我至少对简书钻保持关注。
他们对简书币改的参与只是将手里的积分换成了简书钻,他们的钻一般不过千。
提起我的这个简友圈真让我汗颜。我的简友们是如此地穷,以至于我即使努力写文,被点赞得到的钻也屈指可数。红红火火的币改大潮中,穷鬼的我们没有数目可观的钻可晒,是简书钻的底层,我们拥有的只不过是平日码字累积下来的寥寥几颗钻,我们根本无法靠钻实现阶层超越,因为我们既不是写作大咖,也不是币圈投资者,我们连持钻大户的简友都没有半个。
我们这类人是简书的分母,一千万简书用户中的一员,是简书币改的观望者,局外人。我们对简书唯一且最大的贡献就是我们集腋成裘,构建简书的整体价值,让简书觉得自己有底气有基础去上区块链。
看到简书钻的微信群那么安静,看到FTN征文大赛狠砸88万简书钻也才征收不超过百篇文章,看到每天推送的文章还是标题类鸡汤类加小白类等无关简书钻的内容,我突然明白,我们这些大比例的简书用户是水下的冰山,是简书钻社群的底层,简书钻排行榜上的富人是水面上风光无限的冰山一角。简书钻的冰山底层对币改无感,是沉默的大多数。
大多数为什么是沉默的?因为写字的小白们来简书的目的是单纯的写字,这类人和币圈投资者不是一类人。当文字和投资绑定在一起,受众却是两类人,所以不奇怪为什么文字爱好者继续码自己的字,并不关注简书币改的新闻和动态,任简书钻排行榜风云变幻,任简书层出不穷地推出一个又一个币改活动而无动于衷。另外,小白知道自己的文字目前除了自娱,还不具备更广泛的价值,所以小白们不会异想天开到指望自己的文字能创造多少效益,给自己带来财富。还有,小白们都穷,不会在日常生活预算里挤出零花钱来对简书钻进行投资理财。
简书钻即使再好看,对于这些人,又有什么利害关系呢。所以,你弄你的钻,我码我的字。在简书能提高写作能力,和简友有交流,就是最大的收获和乐趣。对于这部分人,粉丝的增加带来的快乐大于简书钻。
虚拟币投资的时间成本、市场风险、钻变现程序上的繁琐,这些因素也会阻挡一部分想通过区块链技术赚钱的码字者对简书币圈的投入。
作为简书老用户的我当然希望简书能稳定发展。这样,我就不必担心哪一天简书的服务器突然打不开,我辛辛苦苦码的字烟消云散。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希望简书币改带来的好处大于弊端,有助于拉动简书的经济,能长久地运作下去。
从简书的角度来说,文字创作平台能在凛冽的社会环境和残酷的经济现状下生存并不容易,管理者每天面临大大小小的棘手问题,充满危机感,他们想借简书钻博得一线生机。
所以,我不再像当初那样狭隘地看待简书币改,觉得简书丢了初心。
区块链这东西能不能帮到简书,有太多未知。简书大胆试水,尝试引进Fountain合作机制,是否能盘活资金,有发展前途,就看区块链自身的生命力和外部的土壤是否合适了。
简书投入如此大的精力搞币改,不要忘了本分,应该不忘抓平台内容。提高简书的内容质量,打造多元向上的创作社区,这样才能保证简书的发展不脱离正轨。
对简书币改的未来,有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
战战兢兢地看着手里的1763.161个简书钻,我想,这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呢?能成为我写作生涯的第一桶金吗?对于这些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却像星星般在互联网的夜空上bling-bling闪烁的钻石带给我的荣耀,我是该感谢简书的PoC机制,还是该感谢我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