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京东金融刚刚庆祝了自己5周岁的生日。
即将过去的2018年,对于已经5岁的京东金融来说,算是非常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发生了挺多公司成长的大事。
例如,即便在如此“冰冻”的市场环境下,京东金融在7月份宣布近期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融资金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约1330亿人民币;
再例如,终于在北京最美丽的9月,一直说“不做金融”,致力于服务2B的京东金融一夜之间更名为京东数科,引得市场猜测纷纷;
还有就是10月份那场“要有光”的5周年庆祝活动,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又说,“京东金融更名京东数科,并非放弃金融业务,而是公司业务范围早已超出金融行业本身,所以需要一个新定位和品牌来诠释公司变化。未来,金融仍然会是公司至关重要的核心业务,成为新业务重要的资源和资金支撑。”
时而金融,时而科技,在该金融的时候金融,在该科技的时候科技。京东金融像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既懂事又可爱,但旁观者却永远看不清她的脸。
可以说,京东金融真的是一种处于“薛定谔”状态的神奇的存在了。
1、持续不断的融资
在现如今的资本寒冬,能够持续不断去融资,而且真的能够融到钱,已经可以说是优秀本人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金融还是非常拼的。
最近,市场中不少高净值人士都收到了一份名为《京东金融项目介绍(2018年11月)》的材料,这份材料显示,京东金融正在向一些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群融资。具体的产品形态是以独角兽股权基金的形式向外兜售,300万起购,期限为3+1+1年,IPO上市退出或股权转让退出。
这份材料对京东金融的业务状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且还披露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数据,那就是京东金融在今年一季度已经实现了2140万元的净利润,环比2017年20.87亿元的亏损规模扭亏为盈。
材料显示,京东金融在业务结构方面,以京东商城为依托,已开展供应链金融、消费 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和数据服务等八大业务,涵盖融资、资产管理、支付、多元化金融和数据运用服务五大互联网金融领域。
但是京东金融不是刚刚从资本市场拿到130亿吗?而且还是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这些出身“高贵”的投资机构,怎么还需要以私募的形式向外融资呢?
为了回答这个疑问,我们咨询了一位资深的PE投资机构人士。他分析指出,通过发行产品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有效的推高融资机构的估值。
分析逻辑如下:在融资金额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去找几家大机构去融资,融资主体的议价能力必然很差,且对出资机构而言资金要求也很高,最后将导致估值被压。
如何解决既要估值高,又要融资金额大的问题?发私募或者信托产品就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虽然单个私募或者信托产品都有200人的限制,但其实可以通过发行多期产品予以规避。而且对个人发行,议价能力就要高很多了。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这种投资对个人来说风险是很大的,惯常的操作模式是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找一些大的投资机构背书,但如果未来出现极端情况给投资人造成损失,大的投资机构往往跟融资主体之间有别的约束条款,至少能够保证一部分收益,但这种发售给个人的私募是很难利益追索的。
“而且现在京东金融的估值已经很高了。”他说。
通过此前自媒体披露的京东金融融资推介材料,其四大核心业务板块是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支付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其中消费金融和供应量金融在2017年给京东金融贡献66%的总收入。
这里就可以看出,通过股权融资得来的资金对于京东金融而言还有更深层次的重要的意义。因为从盈利模式和主要收入构成来说,京东金融本身做的就是“钱的生意”。在通过股权融资补充了资本金,充实了净资产后,京东金融可以利用银行信贷和ABS等金融工具快速将自己的经营规模放大,而消费信贷本身的收益是很高的,从而快速推高自己的利润。当然,这对股东来说是好事。
但是陈生强说:“未来京东金融的收入,将来源于服务金融机构产生的服务性收入,而不是拥有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京东金融能做到吗?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2、“多面”京东金融
当然,跟市场上大多数不靠谱的互金公司不一样,京东金融是“不一样的烟火”,是靠谱的机构。
在这份融资材料中,它在2016年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2020年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公司TOP3,而且还提出了一个“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借力京东商城建立能力,依靠京东电商业务带来的巨大供应链和消费金融需求。
第二步:走出京东体系,扩张服务范围至京东体系外的企业和用户金融场景,例如京东金融的理财、保险业务。
第三步:打造金融生态,向传统金融机构开放共享产品、风控、用户体系,实现产业互联的完整金融生态圈; 以及围绕消费者的信用消费、理财、多场景支付需求全方位金融服务。
然后2017年又提出了六大战略。不想打字了,自己看图:
看了下公开信息,小编想说,京东金融还真是低调。就在今年的10月23日,毕马威(KPMG)于澳大利亚悉尼发布了一个《2018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京东金融已经位居第二名了。没想到要在2020完成目标,居然在2018年就提前实现了呢!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过就在2017年,在国内饱受争议的趣店集团在这个榜单上也是排全球第三的位置。京东金融终于在2018年全面赶超了趣店集团排到了第二的位置。简直值得祝贺。
再看下2018年京东金融高层关于战略的梳理,小编只能用四个字“变幻莫测”来形容。一直号称致力于服务2B的京东金融,在10月5周年最新的战略表态上又显示出了浓浓的觊觎2C的意味。
在10月18日京东金融5周年的内部活动上,陈生强表示,近期京东金融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此次调整主要基于两大驱动力,首先是自上而下的驱动,过去组织架构以产品为核心,无法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因此公司必须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成立个人和企业两大服务群组。
在个人服务群组中包含了以下7大部分,分别是:消费金融部、财富管理部、证券业务部、众筹业务部、农村金融部农村渠道部、保险事业部、支付业务部。
企业服务群组一共有4个部分,分别是供应链金融部、金融科技业务部、农村金融部农村信贷部和保险业务部与支付业务部。
与个人服务群组对应的是大量的销售给2C的产品,简直可以说是涵盖了个人财富管理的方方面面,要说京东金融的战略重点在服务2B,似乎有点牵强了。
其实,作为在京东商城内衍生出来的金融业务,京东金融要完全抛弃2C的业务模式是非常不现实的。
击穿现象看本质,无论是京东金融也好,还是京东数科也好,这个公司去年全年赚的主要还是金融业务的钱、赚的服务2C的钱,模式也相当传统。
但每每公司高层在对外宣导上,总表现出一副可攻可受的扭捏姿态,时而”转向服务2B”,时而“我们不做金融”,时而“并非放弃金融业务,而是公司业务范围早已超出金融行业本身……未来,金融仍然会是公司至关重要的核心业务”……看着都心累啊。
3、估值倒挂
未来去上市,无论在哪个市场,对京东金融来说都是要干的事。
但目前以及不太远的未来,资本市场可能情况都不太好。反应在股权投资领域,就是资金募集很难,因为大家都在过冬,没钱。
投中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就说,2017年上半年完成募集基金的规模高达1342亿美元,而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仅为341亿美元,同比降幅达74.59%。
一级市场缺钱,资本会尽快推已投公司去二级市场套现。所以大家今年密集的看到互联网公司IPO。例如什么小米、美团、蔚来汽车,最近连刚刚从360分拆出来一个月的360金融都要去IPO了。
其实这件事儿本来逻辑上没毛病,但一级市场投资人看故事和增长空间,二级市场投资看公司当期盈利能力,概念造得再好,财务数据不好看二级市场投资人是不会买单的。之前小米和美团就都出现过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情况。
当然,二级市场中也有很多等待被收割的韭菜。怕就怕,一个好端端的公司,放着业务不好好干,非要跟投资者玩儿套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上市——套现——割韭菜”。
小编特别希望京东金融不是一家这样的公司,虽然陈生强在最近庆祝5周年活动上说, 未来,京东数字科技旗下还会包含智能城市服务、企业服务、校园生态、数字农业等不同的独立品牌。这些独立品牌旗下业务,如果发展的好,完全有可能进行拆分,独立去上市。他还说,截至2018年9月,京东金融已实现全年盈利。
读这些信息,有没有嗅到一丝丝熟悉的味道?作为一颗资深的韭菜,小编想很诚恳的请教陈总一句:“这是不是又一个独立分拆上市的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