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开始以为“积极主动”这种原则不需要说,因为大家都知道“主动了才有故事,不主动会错过一切”。但是,你想想职场上大家的行为又会怀疑,觉得这个很基础、很朴素的道理,绝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正确的理解。
职场上领导对新人最有用的一句话是:“年轻人别老是抱怨遇到的困难,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解决方案上,想想怎么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反复去抱怨困难、不足,能让你距离解决问题更进一步吗?”这话每个职场新人估计都听出茧子了,但为什么大家还是我行我素,跟同事们交流的时候还是大吐苦水、抱怨领导、吐槽公司?
因为人骨子里的思维模式先天就是消极被动的。有些刚入职的年轻人做事犯了错或者失败了,跟领导、同事解释时经常说类似这样的话:“这事没做好是我的责任,但我手里也没牌啊。人家竞争对手动用了那么多资源才做成这事,你们给我什么支持了?所以这事不是必然做不成吗?”
领导和同事可能会说:“你怎么把责任推给别人呢?不是在说你的问题吗?也是为了你更好的发现问题,帮助你成长。”年轻人又说:“事没做成就分析我的责任,你们不客观啊,明明客观条件达不到还苛求我。你们这样给我的压力太大了,从小父母就经常体罚我,导致我抗压能力比较差。抱歉这事我真做不了,你们另请高明吧。”
领导和同事可能一撅嘴:“哟,脾气真大。” 新人又说:“对不起,我不该说话这么冲,但是抱歉,我天生脾气就不好,我也没有办法。”
类似上面这段对话在职场经常发生,有的是明面上冲突,有的是不这么激烈,但表达的意思大概是一样的,甚至有的时候,不只是新人会这么看问题,有些职场上混了十年、二十年但是混的不咋地的人,思维模式也是上面这种。这个思维模式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看法:环境和条件对我们做事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事没做成怪资源没到位,这是环境决定论;自己抗压能力差是因为父母从小的教育造成的心灵创伤,这是心理决定论。这几种不同视角的决定论,其实背后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 “刺激-反应”理论。典型的实验就是讲过很多次的巴普洛夫在狗身上做的实验,这套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我们会受条件左右,以某一特定方式回应某一刺激。在这个理论体系里,人的主观能动性被忽略不计,会轻易的被外在的东西控制。我们天天说“他把我气疯了”,背后是别人的过错控制了你的自我;“我根本没时间做”,是时间控制了你;“要是他对我的态度好点,我就配合我”,是别人的行为决定了你的自我。所以,消极被动的姿态是绝大部分人生活的日常状态,我们轻易的把自我的控制权让给外界,还振振有词,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就是别人对不起自己,自己是受害者,其实背后是在推卸失败的责任。
实际上外在因素并不能决定大部分结果,人有自我的意识,有独立意志,有想象力,有良知,是可以积极主动的做出很多改变。我们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容易兴高采烈,下雨阴天的时候容易无精打采,但也可以靠自己去调节。
我曾经看过美军海豹突击队的一个很著名的军官的故事,在上级要求完成一个艰难任务的时候,其他团队的军官都在跟上级讨价还价,反复强调任务太难,再给一些什么武器。只有这个军官,每次上级问他还有什么困难的时候,他都会说没有什么困难,保证完成任务。在他看来,他必须把事情的成败完全系于自己身上,让自己对结果完全掌控,而不能让“火力不足”、“武器不够先进”这种外在因素去左右事情成败。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军官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拒绝跟上级讨价还价。你可能说“一件事没有做成,有时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出了问题,确实是有客观原因的,你让我积极主动的去想,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想自己怎么能做得更好。但是这没有啊,客观条件不够,自己再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吧。”
这是一种辩证法的思维,就是所谓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左右各打一巴掌。可能在认知上,这个思维是有价值的,让你不容易偏颇
、钻牛角尖,但在自我行动上,还这样想就很麻烦了。
一件事没做好,你分析后说是自己几个地方没做好,也明白以后的努力方向是去做哪些改变,可是如果你认定这事还有客观原因,还有别人的错,那是不是就泄气了?自己不负100%责任的时候,人是很难全力以赴的,一个人要跳槽,如果是因为对领导不满意,对团队不满意,那就不算积极主动,因为这是被不满意情绪绑架后做出的决定,从利弊分析去考虑的话,未必跳槽就对自己最有利。
积极主动的原则要求我们怎么做?
史蒂芬-柯维的建议是,你可以找一张纸,画两个圈,一个圈是关注圈,也就是你关注的东西,比如健康、子女、事业,也包括别人的缺点、八卦,甚至是国家改革、国际关系,都可能是你关心的东西: 一个圈是影响圈,也就是你能真正改变和影响的东西。一个消极被动的人,往往把主要业务放在关注圈;而积极主动的人会所精力放在影响圈,他只关注那些他力所能及的事,他的目标是让你自己的影响圈不断扩大,而不是盯着关注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