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这句话来自《长安的荔枝》,让我很受触动。
这本《长安的荔枝》只有7万字,我用4个多小时看完了,如果打分的话我给它7.9分,现在想安利给大家。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伯庸,就是影视化了的 《古董局中局》和《长安十二时辰》的原著作者。
我们都听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真实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件事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
机缘巧合之下,马伯庸就想到把这一真实事件改编成一部小说,我觉得他的改编很成功。
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自动播放起了一个个画面,我的心情随着书中的情节气愤、纠结、紧张、痛心……
比如,主角李善德在京城当了几十年芝麻官,好不容易才在五十几岁时给自己买了套房,背了房贷。结果,房子还没住进去,李善德就被同事们安排了运新鲜荔枝这么件糟心事。想想都替他绝望。
我也很喜欢李善德进行试验的那部分,他设计不同的运送路线,靠鸽子传递消息来确认荔枝到了哪里新鲜程度如何,为他的机智点赞。同时,文中那种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感也让我不自觉地跟着焦虑不安。
而让我最难受的就是他正式开始运送荔枝的时候,一边是完不成任务得受惩罚,一边是好友阿僮的荔枝树遭到了超出预期的砍伐的痛苦。他的纠结、痛苦从文字中传给了我,当时心里就忍不住骂杨贵妃,干嘛非得吃新鲜荔枝啊!最终,他忍着悲伤下令砍荔枝树的时候,砍的是阿僮父母就给她的珍宝,唉砍的也是他跟阿僮的友情啊。唉…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就有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其实在书的后半部分,从字里行间也能感觉到作者写的不仅仅是运送新鲜荔枝这件事,更反映了这件在历史的长河里只留下一句话的事,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多么大隐藏着的的危机。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然,我觉得这本书也是有缺点的。由于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大家对荔枝的成功运输是早有预期的,指不定就劝退了一些小伙伴呢。
虽然但是,我还是很庆幸自己看到这本书的,下次吃荔枝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荔枝更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