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得过很严重的消费传染病。那么,什么是消费传染病?《少即是多》中给出的解释,“当你无法控制自己买一件又一件不需要的东西,又将自己拥有的与他人的进行比较,你的满足阈值就会很高,这种行为叫作消费传染病。” 为什么会得消费传染病?我认为其根源是内心的不富足,三种表现形式则是: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盲目选择和从众心理。
对物质的过分追求
一个人如果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就会去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我从2011年开始海淘,那个年代海淘才刚刚兴起不久。不仅奶粉、辅食、衣服要海淘,连孩子的玩具都要买Fisher
Pricer或Little tikes。当时自诩是“海淘小达人”,还发帖写自己的购买经历。追求生活品质无可厚非,但过分追求,还爱攀比,那就有问题。问题在于我想通过那些所谓的牌子,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实我是太拿自己当回事了,旁人压根儿就不会在意。而且即使被关注,那又能证明什么?当时的自己不够自信。想通过过度补偿,来满足内心需求。而当时自己的精神层面又不富足,所以就只能通过物质来弥补。
盲目选择
后来我慢慢开窍,开始懂得要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开始羡慕饱读诗书的人,想给自己置办个大书架,用书籍把它填满。于是,搜索各种大咖书单,满心欢喜地进行采购,但认真看过的书并不多,正所谓“买书容易,看书难”,那时候的自己想法太过简单,就算把书架装满又能如何?当整个人都处在浮躁的状态之中时,是很静心阅读的。而且为了买书而买书,沉迷于手段,却忘记初心-成为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况且名人或者大V推荐的书,并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因为他们不知道我的兴趣点、读书的习惯,以及现在读到哪个层次。所以在买书之前,我们应该对所接受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甄别,而不是盲目选择。此外还要认真思考“应该系统地读哪些书,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从众心理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我们都会遭遇选择障碍。更多的选择,并没有让我们更加快乐。如果没有较强地判断力,估计很快就会陷入纠结、焦虑之中,甚至会出现爱随大流——从众心理。例如:最近流行上各种网络课程,免费的,付费的,工具类的,方法类的,我都上过,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的收获又是什么?如果没有开启心智,没有深入思考,没有内化吸收,就很难达到认知水平的提升。而面对众多的信息、众多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觉察力,都需要独立判断,不受外界的影响。职业规划师古典老师说“信息爆炸的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增加信息,而是筛选和删除信息。”
分析这三种表现形式的深层原因之后,如何医治?《少即是多》给出的答案是“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而我觉得需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持续地主动升级自我。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长半衰期的事情,积累可信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构建起属于自我的认知体系。当自我认知体系形成之后,我们就会有能力去甄别和判断:哪些物质是我们需要满足的,哪些书籍是对我们有帮助的,哪些信息会引领我们思想迭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