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是中国文化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众多作品中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品质对现实生活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先秦时期流传着的诗歌、神话传说等是当时人们表达自身心情和信仰的寄托,例如:《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长,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这几句诗歌反映了人们用用音乐、舞蹈结合起来表达在劳动中得到的成果,也是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载歌载舞则是反映了对自然和现实生活满足程度高。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已经涉及“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具体、形象思维,注重“尚质”的文学特征,为后来文学作品的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诗经》是先秦时期的文化积淀也是伟大的成就,作品中主要就是有三个大的作用①学乐、诵诗,②宴享、祭祀时礼仪歌辞,③外交场合或言谈时的表情达意。那时诗已经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现在我们依然对先秦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引经据典,用以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想法精短、精辟、有深意。如《诗经》“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就是要我们的认真听取别人对你提出的意见,不管正不正确,只要他人是善意的,有了缺点也要改正。这是古代人的为人处世道理,到了现在我们依然也是这样对待他人,用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与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一致。又如“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一样让现在的人知道感恩,发扬美德。
先秦时期,我国散文从萌芽到成熟的创立与发展是历史上是具有深厚文化精神的,开始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早在甲骨卜辞中,叙事要素已经较为详细。《左传》是这一时期运用叙事的特点对社会、忠良、精神等方面进行详细描写的历史巨著,当然,在《左传》中十分注重对道德的描写 如:“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这是用以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但是也不忘对德的强调,现在我国倡导的“德”对于先秦来说比较简单了,但是对于德的倡导也不会因为时间而衰退。另外《左传》对人物的刻画、描写是有鲜明的个性,对比现在写作也是把握这个特点,才能将故事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如《左传》中:“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话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天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这句话十分生动地对人物形象的那种情感言抑于表,是我们现代写作应该学习的典范。
同是这一时期的《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在后世得到创新和发展,使之历久弥新,经久不衰。为后世作了楷模,现在的记叙文六要素在先秦时期已经成型,对现在更加使我们了解得更好。我们应该借鉴先秦的文化艺术作品的精髓。
先秦时期,不止是叙事散文发展丰富,《孟子》《庄子》也讲说理散文发挥到极致。《孟子》能将语言描写明白流畅,平实浅懂,但又精准,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将要表达的事情简单明了又不失气势,气势也是《孟子》中的精髓,如“仁者无敌”“仁则荣,不仁则辱”也都是由孟子的“仁政”思想表达的人格修养才写出如此气势之句,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庄子》中是抒发一种对世间万物的高深莫测,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世界,《庄子》最主要的特征是“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批判。现在,我们应该学习《孟子》《庄子》中对事物的大胆认识,发挥想象力,让世界未解之谜指日可待,我们更要在写作上学习他们写作的精髓,在生活上更要学习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在汉语的表现力上更加丰富。
先秦时期以屈原造就光辉楚辞文学,集中了楚文化的美学气质。“楚辞”是指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与北方诗歌有明显的区别。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屈原把他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在这首辞中真确的反映出来,他的那种悲痛和哀怨是感情的冲击点,令很多读完这首辞的人都被融化在他的那种情感之中。《离骚》的特别之处是屈原使用男女感情的不和谐来比喻君臣之间的疏远,如“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另外,《离骚》还吸收了地方方言,如这个“兮”字的不同形式的使用,使诗歌增强了形象生动,浓郁的地方色彩,也增强了不少的生活气息。这就使现在的我们学到,我们需要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把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用最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写作时加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合理结合各自的地方特色,增加文章的真实程度,让文章与众不同。
先秦时期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各种精髓之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儒家对文艺作品的“尽善尽美”,道家对文艺作品的自然、平淡,楚辞对人精神的真诚写照。先秦文学作品给现实生活的启示是遵循生活的心态,学习精神产品的文化给人带来的精髓,用真诚的心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