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爸在军棋里厮杀,我搁在游戏里厮杀,我妈沉浸在电影中二刷,我放弃听英语,磕着瓜子看《云边有个小卖部》。
如果不什么都去追求个价值、意义,或许才是最平淡的本味。
在小升初暑假以后,我很久没有读过书了。后来见过的文章都是语文课本里的课文和阅读理解。可以说我丢失了阅读快七年。
初中高中对我来说阅读是奢望,我变得功利,那些文字变得没有感情,看题和写题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感觉整个人越来越单薄。
母亲有一天看我的作文,评价我一个高三生的文章跟初一时我的水平比是毫无长进,不相上下。
那时的我很麻痹,只觉得“哦,应试考试,没办法,我能力有限,字写好看点语句逻辑没错就不会拖我成绩的后腿。”
高考结束后我浑浑噩噩了一个多月,感觉身体被掏空,什么都不舒坦,天天焦虑心虚。看向书架时觉得恍惚,有十几本中考结束后我给自己买的书,立下志愿要读完,结果是书皮蒙了灰,内容很崭新。
我调整了很久,上了一段时间学。其实教育挺残忍的,我的18被割裂开,前18年我一直在学习,后面突然叫我转变要知道怎么生活。讲实话,我的智商让我没法那么学术。让我一直有种不切实际的感受。
如今我终于完整地一口气读完了一本书。
一袋一斤多的瓜子也被嗑完大半。
读完感觉心里很沉,但又很畅快。
我这个人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人,也挺过了最抑郁的时候,即使求学之路不顺。
学业占了东亚孩子痛处的很大一部分。我看刘十三刚开始的故事,很有共鸣。觉得这家伙,蠢蠢的,懦弱的,但又非常勇敢。
他很闷骚,很土,很善良,学习不好,人也不是很聪明,有时候就是缺根弦,反应慢半拍。
他的人生似乎一直在失去,但获得和失去本身就是根据时间范围来定的。
他很幸运,有王莺莺,有程霜,有王球球,一路上有人come有人go,人与人之间的善良让大家都不断成熟,都收获那一缕光。
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漫无目的地迷茫,漫无边际地悲伤,但我也有着赤忱的希望和无厘头的乐观。
我曾经很嫌弃埋怨自己,但我也会被自己干出的事取悦,夸奖自己,觉得自己还没那么烂。
刘十三一点都不猥琐,一点都不穷酸,我遥遥望去,想点头示意,微笑着祝福他,跟酒吧的人一起唱《刘十三》,要一份他的正楷签名。
不要忘记爱你的人,不要畏惧你爱的人。生活是未知的,但我们都在好好活。
我很感谢它带给我的这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