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城里,就觉得老家离我越来越远。偶有老家亲友来小住,心里就觉得暖暖的,家里床不够睡就打地铺,那种扎堆睡“大坑”的感觉让我身心舒展,无拘无束。像我们的父辈一样习惯了邻邻里里的过日子,听惯了鸡鸣狗叫的声音,如今穿梭在人来人往高楼林立的城市,感受喧嚣的城市交响曲,很宏大,很近,也很陌生。
高中同学小米在城里呆的时间比我长些,曾经满腔热情想把我改造成名副其实的城里人,结果我还是充满了“乡土气息”。总有一种住在城里的感觉,居家过日子也是老家的样子,喜欢热热闹闹,来来往往的亲近感,这些与城市的节奏很不合拍。为了耐得住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沉默,很宅的生活,最终发现这样过日子真的很滑稽,只好作罢!种种尝试都破产后,才发现自己只是住在城里而已。
春天,楼下明亮的迎春花,抽芽的柳叶,绵软的小草,清凉的鸟鸣,都能让我想起清晨的炊烟,牧羊人的吆喝声, 羊群出圈时拥挤而急迫的喧闹,甚至能越过高楼大厦,拥抱山风,遍野的山风呼啸着,穿过一望无际的原野,带着我的奔跑欢笑。
夏天,燥热的城市,如果有闲暇,寻一树阴凉,就足以慰藉我。静静坐在树下,就着树影斑驳能坐一整天。空调是吹不惯的,会特别想念老家的土坯房,特别是烈日下锄完地里的杂草,拖着疲惫回到家的清凉,那种“锄禾日当午”之后的清凉,是我记忆中最清凉的夏天。
秋天,走过一片秋草,看过一树落叶,一洼沉静的秋水,就有了满满的归属感。草坪颜色会变得温暖,秋水的颜色会丰富厚重起来,等到树上的果子熟透,秋风会带走所有复杂的颜色,留下最接近大地的颜色。这时候往日不适,都会随风而逝。而家乡的一切都会在忙碌中归于宁静,整片整片的庄家从田野到麦场,到谷仓,到厨房,都是“粒粒皆辛苦”的具体化。记忆中没有那么多诗意,丰富厚重的秋色变成大地的原色以后,就拥有了对收获的无尽的喜悦,和感激。
冬天,灰色调的城市,沉寂的冬天,在北国的冬天是漫长的,甚至很磨人。期盼酣畅的雪,是我最美好的愿望,虽然会带来很多生活不便,但是那种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世界,真好。在厚厚的积雪上,就能感受到冬天的厚度;落雪,就是冬天的声音;落在眼睫上的雪花,就是冬天的温度。在暖炕里烤土豆,在火炉上熬粥,听着父母闲聊,和弟弟妹妹打闹,多么寻常。那些寻常的日子,寻常的温暖,陪伴我走过了这么多年,不论走到哪儿,遇到什么,我都记得冬天的温暖。
原来住在城市,乡土依然静静守护着我们,未曾离开。几十年来,匆匆走过一个个如此美好的季节。此刻满心欢喜,人们常说,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将目之所及,当做一首诗,当做远方去欣赏,去经营。住在城里又何妨?乡土的浸润,琐碎的日常,烟火的温暖。我们行走其间,都会遇见最美的风景,遇见最安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