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词:不要说“但是”
感悟:在他人生气时,永远不要说“但是”“不过”这种类型的词语,这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在为自己辩护。坦诚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大方地告诉对方:这件事的某个方面确实是我做的有问题。当说了“但是”这类的词,我们的意思就好像变成了:我可以为了让你不再愤怒而向你道歉,但是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很大的问题。这可能会让事情更加恶化。不说“但是”,直面错误,也能增长我们的耐挫力,也是对自己更深刻地加以提醒,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更是对他人需求和感受的尊重。
2.关键词:倾听家人
感悟: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倾听的重要性,但是倾听家人似乎有些困难。“我们总把自己最差的一面表现给最亲的人”,这句话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了,但是却把最真实的情况说了出来。对待平级、上级我们可能都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去听他们讲完一件事,但对于家人,如果我没猜错,大多数人都是不耐烦的,包括我们自己在被其他亲人对待时。正因为是最亲密的人,当有和自己想法矛盾的话被提出时,我们就容易毫无顾忌的反驳,这会让对方感到非常唐突,痛苦也适用于自己。所以何不运用非暴li沟通,倾听家人,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迟,这样就使家庭更和谐,亲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融洽。
3.关键词:打断无聊
感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谈话是生动有趣的,但是我们做不到每次都能够使气氛活跃。有的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这能从听众的表情上直接感受到,我们不知道听众对我们有何期待,听众也不知道我们到底表达了什么需求与感受。这样的谈论就是在浪费时间,也会让我们陷入尴尬的境地。同理也适用在他人身上,当我们身处一个无聊的谈话,我们就应该站出来,提醒说话的人更加专注于听众的感受与需求。这不是无理,而是提醒对方不要太专注于自己,而应该专注于彼此。我觉得如果我是那个制造无聊谈话的人,我也希望有个人能及时站出来帮我打破沉默。调整好自己,重新找到节奏,打断沉默的无聊谈话。
好文节选:“在痛苦的情形中,为了了解自己深层的需要,我建议首先获得必要的倾听,以避免为充斥头脑的各种想法所束缚。”
“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更强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