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它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之前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现在的皮影多数用手电筒光源来进行照射。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和动画艺术。
起初刚进行了解皮影戏的时候,孩子们就非常的感兴趣,皮影戏台上的角色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因为制作时进行一个小小的技巧衔接和幕后皮影人的精准的拿捏人物的情绪,为皮影戏嵌入了灵魂,才使它这么精彩。当我拿出制作的皮影来进行操作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的问题便迸发出来,“为什么会出现清楚的影子和不清楚的影子呢?”、“胳膊、头、身体是怎样连接的呢?”、“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皮影的呢?”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也很开心孩子们能够对皮影这么感兴趣,随后,我们带着孩子们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首先,一起学习了什么是皮影,皮影戏的很多灵感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多数是将皮影看作是生活的再现,在皮影中添加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有一部分是对一些经典故事、传统故事的一个呈现,引导当下的年轻人和小朋友对传统故事、经典故事有一个形式学习的机会。其次,我们了解皮影的信息后便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啦,先进行皮影戏展台的制作,需要的材料有白纸、纸壳、手电筒、胶带等,将纸壳中间按照小长方形来进行一个裁空,用白纸缠好胶带将其覆盖,随后在皮影戏展台两边和上边进行装饰,展台便完成啦,接下来就要制作皮影戏需要的各种皮影啦,首先老师拿出制作的皮影形象,为了使孩子们有充分的参与感,请小朋友们进行了皮影形象的绘画,老师将画好的皮影形象压好膜,将身体的头、胳膊、腿分别裁剪好,用圆钉进行装订,粘在木棍上,一个皮影形象就完成了。由于中班的小朋友对于精细化的操作还有待加强,所以我们对我们班的小朋友按照能力高低进行了一个适合他们皮影制作的方法,就是用黑色卡纸裁剪出想要人物的形象轮廓,用勾线笔、水彩笔在白色的画纸上,画出自己想要的人物形象,老师帮助其压膜,让按摩后请小朋友自己进行裁剪,粘贴到木棍上,这简单的皮影形象就做好了。
进行第一次尝试,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往前,第一次,我们请全部的小朋友每人都尝试了一下,初步的感受了皮影戏的乐趣。
紧接着,我们将皮影戏投放到我们的制作区。发现有的小朋友还对皮影添加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故事创编,两个孩子一起又说又笑开心极了。在玩皮影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皮影戏角色太少、太大等,孩子们也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也会将皮影戏继续投放在制作区当中,同时也能让孩子们继续制作各种各样皮影角色,继续探索皮影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