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说,他写《幸福之路》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张治疗日常烦闷和痛苦的方子。在他看来,大部分人痛苦的原因,是因为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学和错误的生活习惯使得。
罗素的童年时代并不快乐,到了晚年才越来越能感觉到人生的乐趣。对于这一点,他总结了三个原因:
第一,发现自己最迫切的欲望,并努力慢慢去实现。
第二,驱逐某些不必要的欲望。
第三,也是最大的原因,是一天天的少去关心自己,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外部事物上,并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天然的兴致和胃口,这种兴致和胃口是一切快乐的根基。
他还提到了三种最常见的导致痛苦的自我沉溺类型:畏罪狂,自溺狂和自大狂。
本着哲学家和数学家的严谨精神,罗素把整本书分为了上下两篇,上篇是关于不幸福的种种原因分析,而下篇则是关于幸福的种种原因。
(一) 不快乐的原因
1. 悲观主义或者虚无主义,罗素称之为”浪漫的忧郁“,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宇宙的本质是虚空,因而并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为之而生活的。正如《传道书》所言,”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因为一切皆空,一切令人沮丧“。但大部分宣称有这种心态的人,并不是真的因为用理性看透了宇宙的虚无本质,更多只是因为某些外在的原因(比如遭遇逆境,战争,贫穷,暴力,对时代不满,或者太过无聊而觉得空虚),陷入了不快乐的心境,继而将这种不快乐归因为宇宙的虚无。
也还有一种人,他们是以”不快乐“为自豪的,因为自己的”不快乐“,使得他们产生一种高人一等和明察过人的快感。
对于真正持有这类宇宙观的人,罗素认为首先要多行动,少陷入哲学式的空想。其次,还可以转换一下思考的角度,世界万物最终都会消亡,这是事实,但并不可悲,正是因为生命有限,人生的乐趣才永远新鲜。
2. 竞争
罗素认为,现代人的所谓竞争,其实和生存无关,而是为了追求成功的竞争。竞争哲学是对意志的过度培养,但却牺牲了理性和思悟。人类从而失去了灵智方面的乐趣,一切恬静的娱乐都被放弃,也不再懂得如何享受闲暇,变成“只爱权势不爱聪明的现代恐龙”。
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成功的毒害在于,持续的过度紧张和加速,会导致神经衰弱,其结果是停滞与崩溃。到最后人们开始厌世,没有人再愿意孕育下一代(放在一个世纪前,这算是神预言吧)。
对于竞争,救治之道是:在“保持生活平衡”这个观念之下,接受健全而恬静的享受。
3.烦闷(无聊)
人类大都厌恶烦闷,而逃避烦闷的方法,就是去追求刺激。
罗素认为,忍受烦闷的能耐,对于幸福生活是必要的。
一切伟大的著作都含有乏味的部分,一切伟大的生活都含有沉闷的努力。即便伟大如苏格拉底,他人生的大半部分,都只是和妻子过着安静贫穷的日子。达尔文周游世界以后,余下的时间都是在家里消磨的。在烦闷之中孕育的某些元素,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因子。很多美妙的事物,没有相当的寂寞单调就不能享受。
另外,现代都市居民所感受到烦闷,也和脱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当人和自然接触嬉戏时,能感觉到一种原始的,单纯的,浑然一片的快乐。更为奇妙的是,这种快乐,甚至在活动过后都不会跟着消失,所以人,尤其是儿童,和自然生活保持定期的接触是必要的。在诗歌中,同样的情境可以被发现,因为有些诗歌是表现着与大地生活合一的最原始的形式的。
所以,对于烦闷的态度是,千万不要为了逃避建设性的烦闷,而堕入一种更为彻底的烦闷。
4. 犯罪意识(负罪感)
人的犯罪意识,很多来自童年的古板的道德教训,或者来自一些宗教上的禁欲观点。这些观点本身并不完全合理,但是因为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和一些不好的记忆(如辱骂,训斥)或社会意识捆绑在了一起,终身无法摆脱,演变成了潜意识的一部分。和这种感觉密切相关的害怕成为社会的放逐者。
犯罪意识里有卑贱的,缺少自尊心的成分。因而会令人不快,令人自惭形秽。而一个跟自己捣乱的分裂的人格,最能减少幸福和效率。
罗素的方法是留意下意识的一些不合理的强迫信念,这样才能克服下意识的一些幼稚的暗示,不让他们控制你。当犯罪意识强烈的时候,不要把它当做一种启示,而是要把它看作一种病和弱点,除非促成犯罪感的行为的确是合理的伦理观所指示的。尤其是要排除迷信的道德,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调动理性的力量,用"合理性"这个尺度去衡量这些潜意识的情感。
5. 疲劳
这里的疲劳主要是指神经的疲惫。
疲劳是由烦恼引起的,这种烦恼可以通过精神纪律来免除。所谓的精神纪律就是:只有在有目的时才思索烦恼,在别的时候去想别的事情,到了睡觉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想。
把日常烦恼在需要应付的时间以外置之脑后,在适当的时间思索一件事情,而不在任何时间胡思乱想,要培养这么一副有秩序的头脑。
当拿到全部的信息以后,要运用最好的思想去应付,然后决定。决定了以后,除非情况发生变化,否则不要再重新考虑。
另外一个消除烦恼的方法就是,要明白到操心的事情根本无关重要。我们的行为归根结底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我们的成败也是。通过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思考,神经就不会疲惫。一个人的自我并非世界上重要的东西。把希望与思念集中在超越自己的事情上。就会少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烦恼,这是纯粹的唯我主义者所办不到的。
但是烦恼严重的话,会深入到意识之下。单单执行精神纪律可能还不够,这时候需要让意识界里的念头更强烈更有力量,让它们延升到潜意识界里,去对抗烦恼。
恐惧也产生疲劳,对付恐惧的方法是集中精力,合理的镇静的把恐惧想一个彻底,直到对它完全熟悉为止。熟悉的结果是,可怕性给磨钝了,整个题目将显得无聊。所以,当你倾向于对某些事情做陈想时,不管是什么事情,最好是把他仔细思索过。直到这件事情不健全的魔力消失为止。
6. 嫉妒
普通人性的一切特征中,最不幸的莫如嫉妒。照道理,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所有中寻快乐,但大部分反而在别人的所有中找痛苦。
罗素认为不必要的谦卑,和嫉妒大有关系。因为一个对自己不满意的人,会容易产生嫉妒心。所以,我们需要把孩子们培养成自认为出色,对自己生活自满的人。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嫉妒而去破坏比他们优秀或者美丽的人。
7. 被虐狂
对于被虐狂,记住以下格言。第一,你的动机并不常常像你印象中的那么舍己达人。第二,切勿把自己的价值估得太高。第三,切勿期望人家对你的注意,像你注意自己一样关切。第四,勿以为多数的人在密切留神你,以致于有特殊的欲望要来迫害你。
某些博爱主义者常有一种幻想,认为世界应该如何如何,而如果他们实现了这个幻想,会使人类或其中一部分人得到恩惠。但是他们不明白,
每个人都有同等权利来幻想他所需要的社会。况且他们的信念不过是一种烟雾,背后的动机可能是爱好权势和虚荣。
8. 畏惧舆论
对于舆论,罗素认为,对别人的意见无须过于重视。在原则上,一个人对于公共舆论的尊重,只应以避免饥饿与入狱为限。逾越了这个界限,便是自愿对不必要的专制屈服,同时可能在各方面扰乱你的幸福。所以真正的漠视舆论是一种力量,同时又是幸福之源。
(二)幸福的原因
研究完不快乐的种种原因之后,罗素开始把目光对准那些快活的人儿,试着从他们身上找到幸福的秘诀。
他把快乐分为两类:自然的快乐和幻想(精神)的快乐。前者和智识无关,后者有关。
不管哪一种快乐,来源都是某种满足感。首先是在工作,或者是在技巧运用方面的满足,因为人有建设(创造)的本能。其实是通过赢得认可和赞美而得到得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讲,他认为科学家比艺术家容易快乐。因为科学家能从研究工作本身获得满足,并不具有争议性得被认为对社会有用。而艺术家则是需要去赢得别人得理解和欣赏。
但归根结底,幸福之源最重要的立足点,是对人和物的友善的关切,是一种向外的寻求。罗素强调说,大部分人都有过度内省的毛病,但其实人越研究自己的内部,越发觉自己的空虚与虚妄。
一个能自动地,而且毫不费力地去爱人和事的人,肯定是幸福的。
对于普通人,以下是他开出的“幸福药方”:
1. 保持兴致
兴致之于人生,正如饥饿之于食物。在美食面前保持胃口非常重要,在生活也需要保持兴致。
感兴趣和想做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受命运拨弄的可能性也越少。所以对人生有兴致,总比没有兴致的人占便宜。有一些人,即便在长期受罪之后,也能保持兴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当然,真正的兴致,无关上瘾,因为上瘾是属于逃避,寻求遗忘,真正的兴致是一种好奇心以及创造的热情。
而在文明社会,为什么很多人会丧失了兴致?大部分是由于自由被限制,要凌驾于这些阻碍兴致的事物,一个人最好保有健康和精力,如果幸运的话,有一桩本身便有趣的工作。
2. 情爱
被爱的感觉比任何旁的东西都更能促进兴致,被爱给人以安全感。但诡异的是,人类的天性是对最不要求情爱的人,越乐意给予情爱,反而竭力去博取爱的人,往往得不到爱。
缺爱的人,尤其是童年开始就缺爱的人,往往会过度内省,最后去到哲学或者神学的学说里面去寻求非现实的安慰(罗素是不是不记得自己哲学家的身份了?)
3. 家庭
好的家庭关系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双反面的满足。对于孩子,父母会有一种权力(控制欲)与温情的混合情感。所以父母需要把对孩子的尊重当成一种信念,才能打消自己的占有以及压迫欲望。
但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其实不是管教的尺度,而是大人的缺乏把握和自信。这种不自信会引起孩子的心理烦虑。
4. 工作
工作的好处,第一是免除烦闷,第二是使得假期格外甘美。如果工作和人生目的能够一致,那简直太过理想了。
使得工作有趣的两个元素:第一是技巧的运用,第二是创造性。因为完成一件巨大的建设事业而感到快慰,是人生所能给与的最大快慰之一。
工作不一定是愉快的,但再不愉快,也比无所事事,没有工作要强(个人持保留意见,工作和上班可以是两个概念)。
5. 闲情
人需要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外,还有其它感兴趣的东西作为生活的调剂或者安慰。
扩大自己的趣味,也是扩大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即便遭遇人生的打击和不如意,内心仍然保有一个不受骚扰的自得其乐的世界。
6. 努力与舍弃
中庸之道也许乏味,但可以帮助维持在努力和舍弃之间的均衡。对于个人的目标,最好抱着尽我所能的心态,然后把成败付诸命运。当然,如果这个目标并非出于个人,而是关乎社会或人类目标的一部分,那么失败来时,也不至于绝望,因为总会有其他人来完成这样的一个任务。
总之,幸福的人是这样一种状态,他的热情和兴味是向外而非向内发展的。只有不沉溺于自我,真正客观的兴趣才会长成。而一切的不幸福都由于某种不必要的破裂或者对立:个人与社会,意识界与无意识界。
幸福的人绝不会感到这样的分裂,他的人格既不分裂来和自己对抗,也不分裂来和世界对抗。这样的人只觉得自己是宇宙的公民,自由享受着世界所提供的色相和欢乐,不因想起死亡而困惑,因为他觉得并不真的和后来的人分离。如是深切的和生命的长流结合之下,至高至大的欢乐方能觅得。
幸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亚里斯多德说,幸福是最高的善,是自足的,是目的本身。在本书中,罗素并不曾深入到伦理哲学层面去探讨“幸福”的含义,而是在具体的生活和心理层面开出了“幸福处方”。在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值得一读。在我看来,一个人若有可归宿之信仰,可投入之事,可热爱之人,以及可享受之美好,便是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