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未知永远存在。从本质上来看,不确定性和未知是一回事。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
很多人接受过逻辑训练,依然常常掉进逻辑错误的陷阱,原因在于他们从本质上就是不现实的人。
3因果关系
人们也常常由于因果关系分析错误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且不自知,进而莫名其妙地作出错误的决定,走上错误的路。走在错误的路上,时间越久,效率越高,结果越可怕。
基础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例如“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外因会影响内因,内因同样会影响外因。它们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所以,环境会“非常智能地”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作出与其行动相应的反馈——大多数人都没仔细想过这件事。
以上的分析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却又清楚的道理: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双盲测试
如是,“鱼龙混杂”的现象自然无法避免,我们也便只能“见怪不怪”。
一盲。治疗药、安慰剂。混
二盲。病人
自证预言
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
小结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所谓的思维缜密,其实并非常人想象得那么高不可攀,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做到并不难。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无非两个:一,习惯性拒绝思考;二,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长期作用造成的。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甄别能力突飞猛进。从我得到的反馈可以看出,实践这个方法的人常常收获惊喜。其实,那就是重生的感觉。
4.相关命题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事实上,每天有无数的人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而被他人左右。混淆原命题和逆命题,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广告设计者最常用、最舍不得放弃的手段——因为它很有效,正如之前的统计数字所表明的,至少对70%的人有效!
5.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
这里的逻辑漏洞来自“他的对”与“他的错”其实并非是像“对”与“错”那么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
6.案例局限
使用案例说明道理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7.对立论证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这也是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往往是别人要求他们做的。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凡事要从积极的一面去理解”。事实上,这种观点失之偏颇。有些结论有对立的论据,有些现象有对立的解释。许多人意识不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只不过是因为心智未被开启,不懂得运用恰当的思考工具而已。一旦意识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应该“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而非“哪一个更积极就接受哪一个”,因为后者只是自我欺骗而已。积极的并不总是好的,哪一个极端理想主义者(以及他们的想法、理念)不是积极的呢?
8.张冠李戴
要命的是这种混乱的逻辑竟然真的可以带来理解上的惊喜。于是,无数人不由自主、不加分辨地将其接受。可是,愚蠢地接受正确的结论有什么用呢?这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也确实可以得出很多有趣、有益的结论。但是,拜托,能不能先做一个有逻辑能力的人再说呢?
9.辨析感悟
反思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