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我们仨》
“1997年阿圆去世,1998年钟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时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本书是杨绛在92岁高龄时所写的回忆录。记录他们一家三口历时63年的故事 。生离死别,悲欢苦乐,凡人间种种幸与不幸,重重抬起,又轻轻放下。而今我们借着文字回首,浮光略影,读他们仨一辈子的故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的标题是 我们俩老了,这一部分篇幅很短,只有寥寥百字,可以看做全书的引子。杨绛先生以有一晚,我做了我一个梦开篇,拉开了整部作品的序幕,在梦境中,作者的爱人走着走着忽然不见了。正如作者所言这一类的梦,我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或许正是这萦绕于心难以释怀的情味,才有了后面的文字。
第二部的标题是 我们仨失散了,作者开始记叙这个长达万里的梦。从走上古驿道,到古驿道上相聚,再到古驿道上相失。作者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女儿和丈夫最后的岁月,以及在这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整部作品的倒序部分。这部分的文字梦境与现实虚实交错,作者的追忆与倾诉亦真亦幻,五味杂陈。
第三部的标题是 我一个思恋我们三,这也是整本书是主体部分。作者采用回忆录的写法,记录了自己与丈夫二十多岁去剑桥留学, 后来经历中日战争、国共内战、文化大革命,直到90年代末,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时间跨度长达流失多年的家庭生活的回忆。文中由欢心的笔触开始,以沉痛的笔触结束。
杨绛先生的这份思念具体而细腻,时间具体到了某月某日, 地点具体到了是在哪座桥,那栋房子的的哪个窗前,甚至钟书写过的一首诗,阿圆写过的一封信,画过的一幅画。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些实实在在的故事,这些生动有趣的细节,好比零散的拼图,却构成了一幅悲怆而温暖的20世界中国文人学者的家庭图谱。
1932年的那个春天。21岁的杨绛北上,借读清华。三月的一天,她在清华古月堂前,碰到了大名鼎鼎的清华才子钱钟书。杨绛秀丽温婉,钱钟书儒雅幽默,两人一见如故。钱钟书说:“外界传说我已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绛趁机便说:“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这样的自报家门,当真是一见钟情了。
1935年两人结婚,随后钱钟书留学牛津,杨绛陪读。平日里对坐而读,遇到有疑惑的地方,就停下来讨论。我们都知道钱钟书幽默,其实杨绛和他举案齐眉,何尝不也是个有趣的灵魂。后来杨绛怀孕了,他们的女儿钱媛来到这个世界,从他们俩变成他们仨。女儿有妈妈的温柔,爸爸的幽默。未来又长成了一个善良有趣的大人。等回国后,他们一个在北大教书,一个去了清华。
看过围城的人都知道,钱钟书对知识分子极尽快讽刺,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60年代,两人被批斗,后来又被下放到干校。杨绛在菜园浇肥,钱钟书则在隔壁当通讯员,每当他们取邮件路过菜园,他们就隔着小溪说会儿话。杨绛调侃说,旧有后花园私会,如今他们有菜园,也不差。即便身处困境,他们也还能苦中作乐。
钱钟书狂傲但实诚,杨绛内敛且沉稳。他们就这样相互扶持地走过这一生,女儿钱媛虽嫁,但无后,经常陪伴二老左右。钱钟书临终前任然牵挂不已,杨绛就柔地看着他,浮在耳边轻轻说:“你放心,有我呐”。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目光慈祥,相视而笑,窗外的槐树,正在风中盼望着春天。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她曾在书里写道:“我们仨失散了,只剩下我一个,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从此她们说再无生离死别,他们是终于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