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得闲,加上天冷外出减少,就猫在家里看闲书:专业的、非专业的。这个年龄段的看书选择性比较明确,往往是带着多年的关乎学术也关乎人生的困惑,想去书中寻求答案和说法,给自己一个澄明。另外,到了这个年龄不想人云亦云、指鹿为马、半生不熟、东施效颦,拿着一些所谓学术上的一知半解去迅速地转换为名和利,想有一些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时也是在为博士开题别开生面的设想寻找答案。有大块的时间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思考,和坐不下、看不进、心不静的“拿来主义”地掠取知识点效果完全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一下学术上的事在此感叹一下:
1、关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这个命题是中外各国、从古到今恒定的一个做学问做研究的原则。也包括政治上的倡导。但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一个好的研究成果应该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证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佐证理论,两者互为作用的个案积累才能总结提炼出带有普适性的规律性,进一步提升理论建树。现在的现象是:理论成宏论,没有清晰的理论框架体系,也就是框里的东西太多,分不清边界和主体目标;应用研究缺乏鲜明的理论路径指导,一点所见对规律性探讨不够,长此以往肢解了学科体系,成为知识点的滋生不利于学科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期刊发论文导向有关,没有定量案例实证就不是好论文,也与理论研究的过分宽泛没有理论框架体系有关。
2.关于新概念的层出不穷和真实理解问题。这是个一切都要求快,都要求创新的时代。说到创新多说一句,中外历史上的创新或者说几次的科技革命都是在经济萧条、社会大转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急需变革的背景下喷薄而出的,创新需要积累,需要机遇,需要此时此刻的挑战,不可能天天有创新,果真这样那不叫创新叫创假,像高校的学术成果周报制月报制纯粹胡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新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地层出不穷,这些新概念有些是舶来品,有些来自政府和学界。因为快的时代每个人都想赶潮一说为先,就围绕这些新概念大做文章,发达的网络资讯又使这些被说的天花乱坠的新词得一快速传播,有些学者单靠这些新词就能弄个网红。这个概念还没弄明白另一个又来了,这对学术发展贻害无穷。概念,本来是边界属性很明确的用语,随意地解说和运用会混淆视听。就像我国正在推行的绿色、低碳、循环和90年代以来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一脉相称,要义都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实施的途径和手段发生了变化,可有些人非得再提出新的理论支持,如再加上一些意思形态的色彩,那就更失学术正义了。这些现象的原因源于学者们的学术浮躁,没有时间和耐心去辨析概念的真伪,,以讹传讹,后果将是误人子弟。
3.关于学术真理和包容问题。按照我们的大师之学风,现在对我们而言就是经典和大家。学问就是追求真理,穷途真理。这是一种学术信仰。如果是这样,自然就会作的住,耐得住寂寞,坐久了冷板凳自然就会出成果。但现实是大家都不是为追求真理而求索,而是为“用”而奋斗,一有点名堂就赶紧发表,拿项目,评奖,因为有了这些各种人才头衔也就来了,有了这些铁帽子,你的业绩甚至人生道路就一路绿灯了。有这么多的实惠有谁还会去为真理坐冷板凳?这再和创新联系一下,学术根基上就没有真理的穷途,还谈什么创新?我国原创成果少也就不足为怪了。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表现在学术包容上就比较吝啬了,因为为了“用”而争,就容不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交流了。大家往往站在自己学术背景上说事,对旁门左道不齿,也很难静下心来吸收相关学科的成果。这样使我们的研究格局不大,因为偏狭自然就走不远。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地理学人更应该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唯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学科长青不老,锦上添花。比如人地关系是这个学科的魂,殊不知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学也都关注人地关系,区别在于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更关注“地”,哲学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辨,社会学关注“人”。生态学关注系统的稳定,环境学关注人居环境质量。但在这么久远的研究中,地理学对“地”的研究卓有成效,但对“人”的研究以及人地互为作用研究却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理论可操作的框架体系。而今天的“地”已经塞满了人,“地”上的一草一木和千变万化都与人有关,可谓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如果我们不从“人”身上思考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那地理学的魂就永远停留在“地”的单向研究上,而不能有大的突破性的创新。当然,学科之间的包容和借鉴,是站在各自学科的平台上,去深入思考和联系相关学科对同一事物的注解,看对本学科的启迪和耦合。比如,就人地关系而论,哲学提供了人地的主客主次关系、社会学提供了人的价值主体诉求,生态学昭示生态伦理对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的分析,环境学解释了地理环境被改造利用后环境质量的变化。这些如果我们都放到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中去理解,是否可以看作是在人类活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原生的地理环境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人地关系也经历了社会转向、环境转向和生态转向。同样,备受关注的生态问题也涉及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和环境学也交叉。当我们用生态这个概念的时候是不旁门左道都该看看,梳理其中真谛。
4关于对现状的掌握和定量计算的问题。现在自然科学倾向于定量分析,可用现代手段很多,尤其是大数据的应用,自然科学经验性判断现状调查为主,有些也在用大数据。作为综合交叉的地理学科。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过分定量指标评价有失偏颇。时下学界定量模型已成风气,以至于学生都不会分析现状,不会用单指标数据作相对比较分析。一提论文就是指标体系怎么建?殊不知人地系统有些因素:文化、人的素养、原有基础、制度管理等是不好量化的。这些渗透在我们的分析过程中不容忽视,还有,分析要有过程,才有结果。结果的反推是人设,这离客观现实会有距离。说到底,这些也都是工具主义的表现之一,长此以往,我们会弱化我们的思考能力或者说分析深度或者理解问题的深度。
说点学术上的事,就是一些思考,是述而不作,但一经写出,就权当发个声,说点事,不涉及任何人,不要对号入座,我说了,不代表我一点没去做,就像我给年轻老师评课,我能说出不足也不代表我课上的万无一失。社会在进步,总要有这么一些人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警示自己也启发世人。如果大家都用一个声音说一样的话,那不符合人地系统、生态系统、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大千世界,有容乃大,有大能进。呵呵!一聊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