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此文时,请大家忘记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内容)
三国文学显然以曹魏为一枝独秀,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构成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团体,他们璀璨的作品,为文人诗的兴起和五言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指在汉末建安时期兴起,以曹氏父子为核心,建安七子为主力的文学。曹操的古直悲凉,曹丕的柔婉清丽,曹植的风骨高绝、词彩华美、兼具文气与侠气,建安七子也各呈才情,为五言诗开拓出更加广阔的道路,也为七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曹操:
乱世崛起的曹操堪称文武兼备,他身负雄才大略,在戎马倥偬之时,还不忘兴礼乐、崇文学,立德、立功、立言,其文学、书法、音乐等皆造诣甚高,是当时文坛的领袖。
曹操专力乐府诗的创作,擅长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其中一部分描写战乱带给人民的痛苦,笔端含泪,真切动人。如:
曹操的乐府诗相当一部分是抒写个人情怀的,如《度关山》、《善哉行》其一、《短歌行》二首,借历史人物来抒发政治抱负;如《善哉行》后二首、《对酒》、《步出夏门行》五首,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气出唱》三首、《精列》、《陌上桑》、《秋胡行》二首,借游仙主题慰籍自己生命有限,壮志难遂的情怀。
其中《短歌行》其二,是曹操的千古名作。
《短歌行》前8句感慨人生苦短,表达了对天下一统壮志难酬的忧思;接着援引《诗经》成句,表达欢宴群臣的喜悦;随即笔锋突转,借明月抒发愁思的无绝,最后以乌鹊比贤才,周公比自己,希望群贤毕至,天下归心,揭示出本诗主题。初读之下,意思似乎并不连贯,但辞断而意通,使内涵更具张力,艺术成就很高。
《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曹操的作品古直悲凉,但悲凉之中又蕴含着慷慨奋发之气,他的乐府诗,为已经僵化的四言诗注入了新的活力。
曹操甚至打破儒家樊笼,发出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对哪怕不仁不孝而有才能的人也“勿有所遗”,其气度堪称千古一人,对当时及后世的文风影响非常深远。
曹丕:
曹操的次子,于220年代汉自立,称魏文帝,今存诗40余首,乐府、古诗各半。
曹丕诗题材相对狭窄,但在格式体裁上却有多方面的尝试,四言到七言皆有,尤以五言、七言成就最高。
曹丕的军旅诗笔力稍逊,游宴诗清丽华美,却唯有代言游子思妇的诗写得最好,如:
曹丕敏感而多情,常因时节的更替、友人乃至陌生人的凋零而落泪,刘勰说他“虑详而力缓”,一改其父悲壮之习,柔婉清丽,别具一格。
曹植:
曹丕之弟,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
曹植的诗分两个时期,以220年曹操病逝为界,前期虽是贵公子,但依然能对人民给予同情,如:
与此同时,曹植常以“壮士”自期,渴望建功立业,实现国家的安定统一,如:
曹植的后半生饱受猜疑和迫害,故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自身的遭际与心理,如:
《七哀诗》继承了屈原以夫妇喻君臣的笔法,缠绵悱恻,寓意深远,与他的名篇《洛神赋》内涵相同。
但即使在实同囚徒的处境下,他依然不忘最初的理想,几度上表请求奔赴战场,为国家的统一效力,其志可见《杂诗》其五:
曹植的诗歌,代表着建安风骨的最高成就,引领了其后五言诗的发展趋势。锺嵘《诗品》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备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曹植的艺术特色:
1、情感浓烈而有节制,这是传承自风骚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传统,个人情感在抒发之时,用对集体的大爱大志相转移,更加引人共鸣。
2、对每句每字的内涵都有严格要求,从开篇就发高唱,且读起来一气呵成,毫无赘叙和窒碍,紧凑洁净。他的诗对仗、辞藻、声色兼善,但又不失汉诗的质朴自然,毫无冷僻难解之处。
3、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诗人,他真正实现了将乐府民歌向文人五言诗的转变,对后世影响深远。
4、除了诗歌,曹植兼善各种文体,辞赋方面,《洛神赋》为传世名篇,他的文章骈丽却不单调,不像后世的四六骈文整齐划一,而是三四五六言并用,夹杂散句,整齐中不乏气势,字句间饱含情感,真不愧词采华茂,才高八斗。
蔡琰:
即蔡文姬,蔡邕(即前文中《饮马长城窟行》的作者)之女,董卓之乱时被匈奴掳走,嫁左贤王,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嫁屯田都尉董祀,其名作《悲愤诗》即作于被赎回之后,记载自己被掳走至赎回嫁人的经过,其中与二子离别一段,令人读之心碎。
至于其《胡笳十八拍》,应为后人托名之作。
竹林七贤:
两晋时期,司马氏为政治斗争,大肆诛杀异己,文士的地位急转直下,嵇康更是因此而死,所以,许多没有依附司马氏的文人,只能大畅玄风,出现了正始文学和竹林文学。正始文学以何晏、王弼、夏侯玄为代表;竹林文学则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
阮籍:
建安七子中阮瑀之子。阮籍本有大志,但为韬光养晦避祸,整日酣饮为乐,且常作痴狂状。他的内心实则充斥着无法排解的愤慨与痛苦,因此以咏怀诗的形式隐曲地发泄出来。
阮籍的《咏怀》共82首,其中内涵或隐晦地言志,或暗讽无德的统治者必定腐朽乃至覆灭的命运,但更多的是他内心的孤独、焦虑、战栗、苦闷和彷徨,如:
艺术特色:虽然阮籍不敢在诗中直言其愤,且常流露消沉避祸的思想,向往隐居乃至以游仙为寄托,但他没有真的泯灭理想,对政治屠杀敢于斥责,对政治礼法的虚伪敢于揭露。
文学技巧:常用比兴手法,以飞鸟、玄鹤、凤凰、鸾鹥、幽兰、朱草、神仙、奇士等为意象,含蓄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艺术贡献:阮籍是继曹植之后第二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重要诗人,且完全摆脱乐府诗的格调,从表达方式到题材命意等多方面开拓,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嵇康:
阮籍的好友,因不满司马氏的残暴统治,“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同时其又对老庄的道家学说很感兴趣,这种看起来矛盾的性格,形成了他清高狂放,超然物外的独特魅力。
嵇康的诗歌兼涉多种体裁,却在四言诗上最见功力,是继曹操之后又一位四言诗名家。如写给其兄嵇喜的《赠秀才入军》:
艺术特色:嵇康的四言诗较曹操又有创新,他彻底摆脱了《诗经》和乐府的羁绊,直抒胸臆。《文心雕龙》有言:四言以雅润为本,五言以清丽居宗,嵇康的四言诗雅润,而五言诗却过于直白,锋芒毕露。
吴蜀文学:
曹氏父子占据久为人文中心的中原,再加上其本身就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所以聚集了大批文士,吴蜀之地相对偏僻落后,加上魏国国力雄厚,故两国皆以军事农业为重心,所以文学成就不高。
吴国张纮的赋值得一提,他与张昭并称“二张”,与陈琳、孔融相交甚密,其作品《柟榴枕赋》和《玫瑰枕赋》等,辞藻华美,不输建安文人。
蜀国方面诗歌不多,文学方面只有诸葛亮的《出师表》《诫子书》等为蜀国冠冕。